除非我们在福音之光的照耀下,愿意经常地检查自己是如何生活、工作、思想、言谈和彼此相爱的,否则几乎肯定发现,我们会逐渐按自己的便利去接受福音,这包括我们只接受自己感到容易和舒适的耶稣的训导,而漠视其他的训导
难道天主不是应该为他的亲生子准备好舒适的产房吗?他却挑了我这个穷木匠!你知道我心有多苦?对耶稣母子我有多心痛?山洞充满牲畜的臭味,他,至高者的儿子,只能躺在铺着干草的马槽中,我并没有自怨自艾。
所有这些困难会令我们气馁,使我们选择表面上较舒适的路。可是教宗方济各提醒我们蒙受召叫的真正喜乐,在于相信并体验上主是信实的,我们与祂同行,成为祂的门徒,见证天主的爱。
当然,努力使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过得舒适一点,没什么不好的,但是,在发展经济,发展自我的同时,有好多东西我们丢不得,也丢不起,就如亲情,它是人间最宝贵的财富,拥有它,就拥有了一生的幸福。
基督徒应当离开自己舒适的生活,走出去跟随耶稣。教宗向青年写道:「耶稣也转目注视你们,邀请你们走到祂身边。亲爱的青年,你们可曾看到这目光?你们可曾听到这声音?你们可曾感受到这敦促你们踏上旅程的动力。
教宗继续说道:「今天也有其他形式的偶像崇拜,例如消费主义,或是寻求一个舒适的天主。最後,那些将自己卖给意识形态的基督徒,他们已不再是基督徒,反而成了『基督宗教的理论家』。
对那些以义人自居和‘忠实’於礼节规则者而言,这贺三纳的喜乐令他们不舒适,觉得荒谬和反感。那些在世人的悲伤、痛苦和不幸面前无动於衷的人也对这喜乐感到厌烦。
如今,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圣教广扬,丰衣足食的舒适环境之中,我们是否也拥有这种执着理念呢?我们的所做所为又如何呢?我想,应该各自扪心自问一下比较合适吧。
他放弃并不断地放弃着居家的美好与舒适,却踏上并永远地踏上了那条很少有人涉足的道路;他放弃并不断地放弃着父母双亲的呵护与骨肉的体贴,却踏上并永远地踏上了那条注定要一生给予的道路;他又怎能够忘记离家时母亲眼中的热泪
接着,他又引用穿着尺码合适的鞋子才感舒适作比喻,道出认识天主教学校特色的重要性,勉励新入职的同工们要认识、认同及投入,方可得到教学过程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