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子耶稣担负起全人类的罪恶,作赎罪的牺牲,作除免世罪的羔羊。耶稣在最后晚餐中建立圣体圣事时说:这是我的血,为大众流出来,好赦免罪过(玛26:27)。
通过拜苦路使我们明白:主耶稣为了我们众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用他自己的血做了祭献,他的爱是如此的伟大。可我们在生活之中,却常常忘记主为我们背负的苦难,为我们的罪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
圣座发言人表示,枢机咨议会这几天集中讨论了「两大焦点」:第一个包括平信徒及家庭;第二个涵盖「正义与和平、爱德」、移民、生态和保护生命的主题。
阿尔基岛峰会加入了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推动有关生态的一系列演讲和活动,其中有1995年至2009年之间在帕特摩岛举办的8次国际专题座谈会,及1994年至1998年的5次夏季研讨会。
教宗以这句话作为他论述生态问题新通谕的标题,正是希望我们效法这位圣人把天主创造的宇宙万物视为自己手足的心怀。
20年後,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强调,『穷人与地球的脆弱密切相关』,鼓励世界各国政府以整体生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接纳众人并保护地球」。
与会的90多位主教、司铎和男女会士在这几天讨论了新福传在亚洲所面临的挑战,谈到全球化、贫困、生态、宗教自由,以及如何在与国家、社会及亚洲其它教会和宗教的交往中,发挥天主教会先知性的作用。
这也有助於真正的生态皈依,承认每个人卓越的尊严,他的价值和创造力,以及他寻求并促进公益的能力」。教宗最後鼓励公教合作派遣团的所有成员增进「慈悲的文化」,与他人相遇。
教宗由此点出宗教的另一项任务,那就是共同推动整体生态。「《圣经》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裨益,带领我们回归造物主的目光:『天主看了祂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创一31)。
教宗说:国际社会目前面临环境可持续性和全球社会及人类生态一系列的复杂威胁,例如对和平与和谐的威胁。这些威胁源自暴力的原教旨主义思想和区域的冲突,经常以相反的利益和价值观的面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