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踏上这个生命旅途时,我们将在它的带领下,在此时此地,在世界的千难万险中,创造出昭示一种不同未来的标记,撒播下有一天必会结实累累的重生的种子。
在这两年中日复一日,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的旅途是怎样的艰辛,跋涉千山万水,换了无数双草鞋,经历千难万阻,吃尽了无法计算的苦头。他做出这种壮举和牺牲,需要有多大的决心、毅力和勇气啊!为什么不坐飞机?
出去之前,我特意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向父母报了一声平安,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我的旅途。虽然他们说得很是简单,但我能从他们说话的语气中感觉得到深深的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也就是亲情的关怀吧!
教宗随后提到了两位门徒前往厄玛乌和返回耶路撒冷的两段旅途的对比。
这个声音质问我们尘世旅途的意义,在我们陷入黑暗时尤其恳求说:『耶稣,求祢可怜我!耶稣,求祢怜悯我们众人!』」教宗最后指出,整个受造界都在恳切呼求,祈愿「慈悲的奥迹得到最终的满全」。
这便是「生命旅途的记忆」。在这记忆里,圣神引领著我们,带领我们分辨当做之事、正确道路和错误的路;在各种小决定上,圣神也是如此。若我们祈求圣神的真光,祂必会助祐我们在日常的大小事上做出正确的决定。
某天,雅各伯「听见呼唤他回家的声音」,他便踏上旅途,回去他兄长仍生活的「故乡」。在最后一段的路途中,雅各伯迟疑地思索回家后等著他的会是什么。
他曾于2016年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中提到这句话,而今在墓园里,他向所有信友们再次强调,「人生有如一段旅途,我们人人都在旅途中」。我们每天迈出很多步伐。
同时也告诉我们行进在人世旅途的芸芸众生,应尽力采取适合自己身份处境的补罪、修德、立功、成圣的最佳方式亲近天主,荣主救灵。而不是千篇一律,非按他人的“模式”进行。
回家后拿出书来又温习了一遍圣体圣事要理,进一步懂得了在这一神妙的奥迹中,基督的体血隐身在面饼与葡萄酒的外形下,以非流血的方式向圣父作祭物,并把自己赐给信友做生命神粮、旅途之粮,就是我们今日弥撒圣祭中我们所领受的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