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目标是培育来自传教区的大修生;1946年成立的圣伯多禄公学和1965年成立的圣保禄公学,都是为接待来自传教区的司铎;传信大学内的圣若瑟公学则接待来自传教区的修院院长、神师和修院司铎教师,为他们提供半年的培育进修课程;另外在罗马郊外冈道尔夫堡的教会之母公学专为培育来自传教区的修女
我们看看自己,并且我们看到我们的生命正处于同样的危险:很多次我们十分注意外在的表现——很注重自己的形象,以便获得在他人前的好印象。
教宗这样说:“他不挟着外在的威能权势前来。他以婴儿的样子出现,手无寸铁,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不用力量制服我们。他除掉我们对他伟大的害怕。他祈求我们的爱:因此,他才成为婴儿。除了爱,他不要求我们什么。
这个教义有两个主要目标,他说:“从一方面说,基督信仰的伦理道德内容不是来自外在於人的良知所强加给人的规律,而是一个以人内在的本性为基础的准则;从另一方面说,每个有理性的受造物都能接受自然律,从这个自然律出发
从以上我们可以知道:保禄并不是一个其貌不扬、言语空洞的人,他无论从内在的精神上,还是外在的相貌上、谈吐上,接人待物上,都可以说是个“大丈夫”。
圣若翰洗者这位伟大先知的呼声,要求我们为就要来到今日的旷野,外在和内心旷野中的上主预备道路,这个旷野渴望活水基督。
对恶的经验使我们的人性退缩进自我;我们或者试图自卫,或者试图反击,从而使我们心灵的基本活力,也就是我们对那来自外在、指导我们超越自我的召唤的回应停滞不前。
频繁交往,随着爱的不断深化,这些外在的表现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细致周到。这也不是爱的独特和神秘之处。
他向耶稣治愈的力量开放的那一刻,他内心和外在的瘫痪立即痊愈了。他能站起来、向前走,赞美天主,为天国奉献,摆脱自我满足的迷思,学习每天更信赖天主的圣宠。
教宗本笃十六世将做好心灵准备,迎接基督的来临作为要理讲授的主要思想,邀请基督信徒在白冷的圣婴来到时不要没有准备,只注重外在事物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