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皮尼神父在弥撒讲道中强调,为了治愈种族歧视的病毒,需要本著尊重人性尊严的相遇文化,因为我们人人互为弟兄姊妹,都是同一位天父的儿女。
因此,教宗呼吁社会采取具体、勇敢的步骤发展一种“关怀文化”,在我们寻求摆脱现实的危机时,这种文化能够激发“在团结、尊重人性尊严、互助和社会正义服务方面的新关系和合作架构”。
答:教会支持做出有关决定的道德权威,我们支持一切维护人和人性尊严的行动。至于大自然,我们必须重申,大自然是天主所造的,为了给人类运用。天主把大自然交给人类来开拓发展。
圣保禄那些仍然在人心起共鸣的话,足以帮助我们当代的人进一步重视人性尊严,也促进整个人类的益处。
当然,“新的科技,包括新兴的人工智能,为诸多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但是要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模式”,它“可能会以效率的名义让人性尊严、手足情谊和社会正义退居次等地位”。
基督的受难推动我们怀着爱去呵护受苦的人,并捍卫人性尊严。 天主宽广的手臂拥抱基督的肉体,安慰因疾病或残疾而受苦的人。这些人常常在忍受身体的疼痛之外,还要遭受遗弃和冷漠的冰霜。
教宗提出的第二个具体态度涉及一个健康经济政策的两大支柱:人性尊严和公共利益。教宗说,不幸的是,这两根支柱似乎总是为完成一篇政治演说而外加的附言,既没有远景,也没有真正全面发展的计划。
这些受害者的背後是些剥削人的卑鄙专业人士,以侵犯人性尊严的种种方式而致富的刽子手。
教会关怀的意思是如好牧人那样走向天主子民,保护他们,防止意识形态殖民化夺走他们的身份和人性尊严。教会关怀也意味着勇敢和真实地谴责普遍存在的公开和私下的腐败思维现象。
当前的局势不以公共利益、人的益处和人性尊严为中心,而是只关心个人利益。那麽,要如何革新、扭转乾坤呢?教宗方济各帮助人理解并采取正确态度,他以基督信仰的启发为基础,并把这启发诠释为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