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日是欧洲主保之一:圣女十字架本笃德肋撒,也就是圣女艾迪斯•施泰恩的占礼,教宗特别向信友们谈到这位在纳粹时代为信仰致命的圣女,他祝愿这位圣女为福音作的英勇见证帮助大家常常信赖基督,并在自己的生命中活出基督的救世讯息
耶稣在十字架上大声喊说:厄里、厄里,肋玛撒巴黑塔尼!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为什麽舍弃了我?(参閲:46节)。耶稣这种被舍弃的感觉因在场观望这残酷戏剧的人群的不理解而更为强烈。
母亲叫付美香,圣名德肋撒,1932年生于河南华县,幼年奉教,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姨出生不久离开人世,姥爷务农,姥姥常年重病缠身,两个小姨还小,9岁的母亲就挑起了洗衣、烧火、做饭、照顾小姨的家庭重担,沉重的家务劳动练就了母亲的吃苦耐劳
在《圣经》中,“先知性与青年很有缘分”,如撒慕尔、耶肋米亚和厄则克尔,以及丹尼尔。《圣经》中的青年“是科学和智慧的精神的携带者”。
(申八:14-18)再者,这愚笨的富翁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除了肉身还有精神,如印度德肋撒姆姆说的,精神是贫乏的。
(梵蒂冈新闻网)“美使我们相契合”系列介绍的第一幅油画艺术品名为“悔罪的圣女玛达肋纳”(S.MariaMaddalenaPenitente)。
玛利亚因为怀了救主,而喜形于色;依撒伯尔则因信德的目光,看见天主临在的光荣,而欢欣踊跃。玛利亚将天主的光荣带进依撒伯尔及她的胎儿的生命。依撒伯尔的儿子后来取名若翰,意即天主的恩赐,实属当然。
当天选自《达尼尔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也谈及同样的主题,记述了两名长老伪造通奸罪名诬陷苏撒纳的事迹。教宗解释说,苏撒纳被迫在忠於天主及法律和保全性命之前做选择。
在斯德望殉道后,紧接着就爆发了严厉迫害耶路撒冷教会的行动,“许多基督徒都逃散到犹太和撒玛黎雅乡间”。教宗指出,在《宗徒大事录》中,受迫害好似“宗徒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然而,福传的火焰并没有熄灭。
教宗指出,《宗徒大事录》的前八章是「整个教会历史的概要」,包括:宣讲、洗礼、悔改、奇迹、受迫害、喜乐,以及「那些为了做生意而接近教会的人的丑陋罪过,那些最终诈骗教会的教会恩人」,诸如阿纳尼亚和撒斐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