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再也不能直接靠近天主的临在,那指引人寻求幸福的内在指南针,丢失了它的座标」,取而代之的是悲伤和痛苦。然而,天主回应了人的呼求,派遣祂的圣子为人「敞开新的视野」。
人再也不能直接靠近天主的临在,那指引人寻求幸福的内在指南针,丢失了它的座标,取而代之的是悲伤和痛苦。然而,天主回应了人的呼求,派遣祂的圣子为人敞开新的视野。
教宗说:我们知道,当弟兄情谊破裂时,当弟兄之间的关系断裂时,便会开啓冲突、背叛和憎恨的痛苦经历。圣经中加因和亚伯尔的事迹就是此後果的一个例子。
当他向自己的门徒们预言自己要首先接受的苦难和死亡时,门徒拒绝接受,身为无辜的天主子,怎么可能去承受这一切非人的痛苦?
教宗说,他们将从你们的言谈和生活中学到,跟随耶稣会源源不绝地赐下热情、为他人牺牲的渴望和希望,即使面对困难与痛苦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永不孤单,始终有上主和弟兄姐妹的陪伴。
若成年人一时糊涂,若每个人只顾自己,若爸爸和妈妈彼此伤害,儿童的心灵就非常痛苦,就会感到绝望。这些伤害为他们一生留下印记。教宗也提到夫妻不可避免分离的个案。
面对那些躺在医院草蓆上痛苦呻吟的病人,斐理伯内利轻柔地抚摸他们的额头,轻声细语地安慰他们。夜半时分,斐理伯内利依然精神振奋,亲密地与天主交谈,毫不在乎他是睡在圣堂前的台阶上或地下墓窖的石板上。
透过那层透明的净化空气用的薄膜,我看到了一个身着蓝白条纹病号服、手背上固定着静脉输液针的小伙子,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表情痛苦。
不管她遭受怎样的痛苦,对天主的爱决不改变和减少。她感谢耶稣的血赦免了她的罪。她的面容显示了无限的幸福与喜悦,并深信她将与天主见面。史托非尔等人在仪器旁,她的祈祷被他们听得真真切切,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
当然不是,那些无知的、可恶的施暴者其实也是受害者,真相大白后他们的内心也充满了悔恨和痛苦,是最需要救赎、最渴望爱的人。我们唯一能憎恶的是罪恶本身,而不是罪人。再次,仇敌可能真的是十恶不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