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祈祷的意向包括大公合一、移民与难民、和平与修和,以及生态环境。教宗方济各在苦路结束之际,带领众人向天父祈祷,勉励大家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如果夫妇二人都敬畏天主,与天主有和谐的关系,双方就能从灵性的合一,进而有精神、情感、心理的融洽,由此再进入身体的亲近,就能享受最美的结合。这是神创造的目的与次序。
同时,传统的教会运动团体也与他们并肩合作,如普世博爱运动、圣母军、基督活力团、圣爱智德团体、共融与自由、信仰与生命等……。
肢体间彼此代祷,形成一个爱的链接,走上灵修的合路即天人合一的生活;三、遇事不讲对与错,不互相指责和争辩,因为我们都是罪人,都需要耶稣的救赎,在基督内彼此的宽恕和包容才是治疗世界和个人的良药,达致家庭和睦、教会合一
教宗讲到这个最早的门徒团体大概是由120位弟兄姐妹组成的,其中的数字12象征著以色列民12支派,也是教会的象征。
教会礼仪让我们称呼祂“升起的旭日”(OOriens)。祂来到世界上,驱逐黑暗,光耀人间。
他解释,基督像由数千木条制成,象征“青年教友的团结合一”。抬十字架的人也有向后走,象征青年人背弃罪恶,而河流、树叶及树根象征爱护环境,并参与维护生命运动。他续说,白布象征裹着基督身体的殓布。
这帮助我们明确另一个认识,它同样至关重要,即凭着使徒热忱,教会宣讲的不是自己,而是一项恩宠、一份恩典,圣神正是天主的恩赐,如同耶稣向撒玛黎雅妇人所说的那样(参阅:若四10)。”
面对在场的司铎们,教宗引用梵二文献《教会》宪章重申,“司铎职务是圣化与修和的职务,藉着与基督奥体的结合”而实践(参阅:《教会》宪章,7号)。
李山主教在讲话中指出,修院作为教会的“心脏”,肩负着为中国天主教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使命,唯有保持“心脏”的健康活力,才能实现教会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