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释说,祈祷是在表达信赖上主,与祂单独相遇并向祂敞开心灵。祈祷就是:我不自以为是,而说我需要祢,祢是我的生命,我的救恩。行爱德则是为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由此可见,修和圣事是体验天主慈悲和庆祝与天父相遇的绝佳场所。教宗对此表示:我们不可轻易忘记这项庆祝:我去办告解,请求宽恕,感受到被宽恕,可是却忘记了庆祝。
巴塞蒂枢机指出,从耶稣与祂母亲玛利亚的相遇,我们看到家庭的图像,家庭乃是共同生活不可剥夺的细胞和人际关系不可替代的纽带。
教宗说:我们是相遇的标记和工具。标记指的是我们应该具有吸引力,就像一个人做手势吸引别人注意那样。标记应该一贯而明确,尤其要让人能理解。教宗继续说,标记和工具的特性包括随时乐意、不自我参照。
谨记潘利忠神父为我们分享的经典名句:珍惜每一次相遇;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来的……。
瞎子称耶稣为主,要求看得见,他通过呼求耶稣和迫切渴望与祂相遇的态度,表明了他的信德,因而获得了救恩。就这样,他感到被耶稣所爱,开始跟随祂,成为祂的门徒。教宗说:从乞丐到门徒,这也是我们的道路。
在大公合一的进程中,这种相遇对於对话助益良多。
这自由源自我们与祂的相遇。教宗首先谈到探望囚犯的意义说,基督徒不应判断有过犯的人,却应做他们的近人。探望坐监的人是一项慈悲善工,在今天面对各种刑法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价值。因此,任何人都不可指责他人。
因着向世界显示自己和天主子耶稣基督的相遇,我们每一位基督徒也成为天主向世界显现的天主的临在。我就是今天遇到了主耶稣的贤士。
他解释道,西默盎和亚纳之所以赞美天主是因为他们在与耶稣的相遇中看到了希望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