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勤神父于2月14日住进嘉义圣玛尔定医院,3月24日蒙主恩召,前后正好是40天。
在此我特别想到九十年前圣母在法蒂玛的显现。当时她显现给三位小牧童卢济亚、雅钦达和方济各时,介绍自己是玫瑰经圣母,并特别嘱咐他们要天天颂念玫瑰经,才能求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倪波路和利奇还有个特别的设想——邀请徐承熙到利玛窦的家乡意大利玛切拉塔一游。摄影家利奇说,他会拍下徐承熙在玛切拉塔的每一个镜头,编成一部纪录片。
“在辣玛听到了声音,痛哭哀号不止,辣黑耳痛哭她的子女,不愿受人安慰,因为他们不在了!”
(玛7:7)过了不久,突然收到美国发来的一个大木箱子,是发自芝加哥一个教堂的援助物资。当他和同事们打开箱盖时,发现在满箱衣服的上面有一副眼镜。
(玛廿六40-41)这是教宗方济各2月14日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开始时诵读的《玛窦福音》的段落。当天是四旬期首日,教宗省思的题目是“懒惰”,属于“恶习与德行”的系列要理讲授。
教宗方济各5月2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阐明了上述思想。《福音》为我们指出基督徒旅程上的重要地标。第一个地标是记忆。耶稣复活後立即告诉门徒们,祂要在他们以先往加里肋亚去(参閲:谷十六7)。
圣道礼仪选自《圣保禄致厄弗所人书》、《圣咏》第34篇,以及《若望福音》中记述撒玛黎雅妇人与耶稣相遇的章节。
明末清初,中国回族等族伊斯兰教经历了第一次教派分化,在传统的格底目教派之外,产生了虎夫耶、哲赫忍耶、嘎的忍耶、库布忍耶这4个苏非主义门宦。
圣周五晚上的拜苦路活动仍有世界电视联播,拜苦路中的默想祷文在拉伊宗主教的指导下由几位黎巴嫩青年撰写。这个构想与教宗本笃十六世去年访问黎巴嫩和中东目前的局势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