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们的心灵上也有一种类似垃圾而更可怕的东西———罪过,罪就像人体内的病菌一样,身体某部位发炎,其它部位也因此而感到不舒服。
假如信徒在祈祷中分心,就是对天主的不恭,不免犯下小罪;而长期疏于祈祷,对祈祷表现出冷淡或玩忽“神业”,将会陷于大罪。祈祷是个人内心的宗教积极性的表现,也可以是一个氏族或民族情感的宣泄和张扬。
对于生命旅途中所发生的变故,我们忧闷,我们困惑,我们原想找到了救世主,他承担了我们的罪债,负担了我们的疾苦,我们可以安享人生,无忧无愁。可是我们想错了,正如耶稣所说的:无知的人哪!
教宗解释道:「耶稣与门徒一同用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耶稣与罪人和被排斥者同桌共餐。在餐桌上,耶稣倾听他人的经验,欣赏他们的期盼与渴望,向他们讲述天父的爱。
「你们深知罪的力量和痛苦,但别忘记天主的慈悲也有复活的力量,那更新一切的力量。天主的慈悲此刻能触碰到你们最痛苦煎熬的部分,甚至可以使之结出硕果。
我纵使具备所有最高尚的德行,但我若是封闭自己,不像地盐世光那样参与他人的生活,而是对人冷漠无情,不肯敞开心胸,那麽我就算没有任何罪过,也会处在罪的状况中。
罪是邪恶的,损害人!慈悲的耶稣说过:‘我来是为了罪人,为叫他们悔改。’若望保禄二世有勇气点亮这两盏明灯,坚信天主总是随时予以宽恕。
走进告解亭,脖子上挂上紫白两色的领带,坐在神工架下,就成了天主和罪人间的中介,有了赦罪的权柄。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解释福音中的慈悲,强调天主的爱绝不排拒任何人,耶稣不顾忌与税吏和罪妇交谈就是明证。天主不喜爱一种外表化的信仰,却希望我们有一颗真诚忏悔的心。
耶稣对慈母教会说:‘把你的子女给我’,然後祂背起我们的罪,予以除净,再把活着的我们归还给教会。在这慈悲圣年耶稣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