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特别解释了致罗马人书,他说,在祈祷中我们能够敞开心怀,让天主支配我们的时间。越是聆听天主的话,与祂交谈,我们就越加感到自己的局限,对天主的信赖和依靠也就会增长。
“我们借着洗礼已归于死亡与他同葬了,为的是基督怎样借着父的光荣,从死者中复活了,我们也怎样在新生活中度生。”
派遣礼由蔡惠民副主教主持,他讲道时指出,香港教会派遣传教士到海外传教,反映了本地教会团体的成熟程度,在显示出这个团体愿意以开放的心,在不同的地方、文化与方式,去分施天主的救恩。
为了大众的生命健康,广大神长教友要积极配合,与国家一起共度时艰。下面是北京教区发布的牧灵指南的部分内容,应该会对其他地方教会有所启发。
圣周六是复活节庆典的最后一天,也是庆典的高峰,晚六点复活节前夕守夜礼开始,进堂时传递着点燃参礼人们手中的蜡烛:基督之光,感谢天主响彻圣堂。
参加“宗教与伦理道德”学术研讨会有感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2005年2月27日[编者按]在“宗教与伦理道德”学术研讨会的闭幕式上,上海大学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有感于会议举办的成功
教宗表示,当一颗坚硬的心选择向圣神敞开,顺从圣神时,天主定会赐下让人重新站起的恩宠和尊严。若有必要,天主甚至会透过羞辱来完成这一切。热衷於神圣事物并不代表拥有一颗对天主开放的心。
教宗说:「我在精神上与暴力受害者同在。这几天在美国得州、加州和俄亥俄州,暴力导致血流成河,打击手无寸铁的人。我邀请你们跟我一起为伤亡者和他们的家属祈祷。」
他也表示,在这个犹太人即将过逾越节的特殊重要时刻,他与他们同在。因为在教宗来访几个小时后,犹太人开始庆祝逾越节,纪念他们的祖先逃出埃及,从奴役中释放出来。
因为教堂是一个祈祷之所,成了建築物的圣言和天主的启示,必须帮助教友经验到天主的临在。万神父提出一些经验和一些例子给大家参考,并且希望中国教会的建築圣堂风格日臻本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