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两岁的小孩,吃饱了,穿暖了,身上也没有疾病,一离开母亲就会哭,他为什么会哭呢?因为需要母爱,这是心灵上的需要。有时心灵上的需要比肉体上的需要更迫切。
联合国气候改变总公约签署国第13届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签署国第3届会议于本月12月3日至1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利召开。
7月12日,从港城友人朱铎处获悉,天主教(美国)纽约玛利诺会(Maryknoll)的林慈华先生(Rev.LawrenceW.Flynn,M.M.)于7月9日安息主怀,享年93岁。
这充分表现出人们对若瑟·拉青格的亲切关爱并未减少,尽管他在祈祷中度隐修生活。本台向荣休教宗致以特殊祝贺,采访了梵蒂冈经济秘书处秘书长舒埃雷布(AlfredXuereb)蒙席。
同年,贡山县丙中洛乡青那通天主堂建成。1865年吕项神父被打死,成为贡山殉道第一人。1881年(清光绪七年),袁主教去世,古若望(Fenodil)晋升主教。
正是青年们﹐怀着特别的热情期盼见到教宗﹐15日周六傍晚在布克尔克马龙尼礼宗主教府举行的教宗与青年见面活动﹐将是一场小型的中东世青节。
在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个人和民族的人性整体发展也正是若瑟·拉青格教宗具有特色的课题之一。
此外,教宗方济各对圣母的敬爱是众所周知的:只要回想一下他在当选教宗后第二天、里约世青节出发前和返回后,数次前往罗马圣母大殿的举动便可而知。
上海杨浦区本堂牛树青神父、金山本堂赵奉献神父、宝山本堂魏特选神父、金家巷堂区本堂陈增奇神父和山西洪洞教区李文义神父以及进德公益张士江神父参加追思仪式。牛神父主持了当天的仪式与追悼会。
隆巴尔迪神父特别提到,在宽免被绝罚的勒菲弗尔的主教们后,拉青格怀着谦逊和福音热忱回应来自一些人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