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向一位看不见、摸不着、也感觉不到的神说话,或者你信仰的天主仅是概念或抽象的,那你与天主就没有真正的关系,甚至耶稣是救世主也只是理论,而不是自己的救主。
驱车来到白冷,首先到达天使传报救主降生喜讯的牧羊人教堂和当时的山洞,圣母喂养耶稣圣婴的乳洞教堂依旧保留完好,朝圣团就在这里举行了主日弥撒。随后列队步入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圣诞大殿,朝拜了耶稣诞生地原址。
即使救主耶稣在承受难以承受的苦难之前,也是把天父的旨意当作首先考虑的前提:我父!若是可能,就让这杯离开我吧!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愿意的。
因此,主耶稣叫我们“不要怕”,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当今教宗本笃十六世也鼓励我们遵循救主耶稣的训示:不要怕!让天国福音深入人心吧!我们只要真正做到“全心、全灵、全意”爱我们的天主,这个世界终将充满大爱
就这样小伟因祸得福,接受了耶稣为救主,请求神父为她施洗,成为生命的转折点。这件事告诉我们,福音需要传扬,正如保禄宗徒所说:若没有宣讲者,别人怎能听到?若没有派遣怎能宣讲?
当然不,像世青节,宏大肃穆的仪式能使世人更好地参与到救主的硕大恩膏中,有助于让世人更加全心全意地归主,但并非说:为了搞大排场就可忽略天主丰富国度中的那些圣真善美静等的好元素,不管怎么说,外在仪式也只能是为弥撒的内涵而服务的
(玛3:2)他用自己的生命准备救主的到来。他生活简朴,却言辞犀利,是为让当时的人们都能放弃邪恶,和他一样度一种圣善的生活,好迎接和平之王基督的来临。
各地教会联合普世教会热烈拥抱慈悲年,将救主慈悲分施给破碎受伤的家庭及生活在堕胎阴影下的人们,使身心受伤的、心灵负重的获得抚慰,重拾信心、重获自由。
为了表示对天上慈母的特别敬礼,圣教会钦定每年的五月为圣母月,让广大信友在此期间加倍孝爱、恭敬、依赖圣母,求她为我们在天主台前转求代祷,求主惠赐我们所急需的神形恩宠,使能在荣主救灵的信爱生活中日进于德,日趋圣善,更进一步相似救主耶稣的仁爱
西默盎用正义和虔诚期待着以色列的安慰,我们只用一个信德就可以获得救主的宽恕。今天我们虽然已经享受这份安慰,但是不能失掉那份渴望和期待,不但不能失去,反而应该更加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