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著说,这是一个“总是晚到的人”,“他内心有病,他的心灵出了问题,患有悲观主义的病,患有悲伤和懒惰的病。他没有回答说,‘是的,我想被治愈’,反而只是抱怨”。
教宗由此指出,默观天主的方法在于进入自己内心,给祂腾出空间。教宗表示,「为了看见天主,不必换眼镜、换观察的视角,或是换个指点迷津的神学大师:需要的是摆脱种种困扰人心的欺骗!这是唯一的道路。
教宗表示,“从上面和外部”谈论关于家庭的教义,不考虑“家庭的脆弱和创伤”,就会使这教义成为“理论”,不触及家庭的内心。
接到婆婆病危的消息,英子内心挣扎了一下,但随即毫不犹豫赶往医院,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选择不对,痛苦一生英子的家庭可以讽刺地说是百里挑一,公公唯我独尊,婆婆大姑刻薄刁钻,小叔子自私贪婪,妯娌神经不正常,三天两头犯病发疯
当我们内心不停有声音劝我们放弃祈祷时,我们要学习揭穿试探者的面具,或是只要“反其道而行”即可。(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就让我们在这纷乱的世界中享受主内那上好的福分:内心平静,每天多睡一小时!
我们越是宣讲耶稣,耶稣就越是居住在我们的内心。”
这孩子内心“长大并愿做他看到父亲所做的事情的愿望在成长中”。这就是为什么耶稣从这里开始……。
她在每个展位拿取一些资料,一直到她经过加尔默罗会的展位,内心为之悸动。此前,她从未听说过加尔默罗,但她立刻深受加尔默罗神恩与灵修的吸引。
在这个时段的交流中,“我们的内心回荡着那召叫我们聆听穷人的呼声”。利莉娅娜修女所在的小组,讨论了穷人、移民、人口贩运和边缘地区的社会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