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拣选了我们,与我们一起走生命的旅途,为爱我们而赐下祂的圣子并舍弃圣子的性命。在当天取自《申命记》的第一篇读经中,梅瑟说天主由地面上所有的民族中拣选了我们作自己特属的人民。
同样地,在礼仪中宣读相同的读经,彰显和促进了教会的共融,伴随我们每个人的旅途。我们於是就能明白,有些主观的选择,例如忽略读经或以非圣经文章替代读经是被禁止的。我听说有人读报纸是因为当天有新的消息。不!
除了回忆和希望,生命还有第三个维度——现在,即我们每日的旅途。教宗在此引出美好的明灯的概念,即真福八端的教导。教宗说:有什么明灯能帮助我不迷路?
教会总是在忏悔和更新的旅途上行走,既圣洁又时常需要得到净化。
教宗对委员会成员的会晤和努力表达喜悦,称双方走在合一的道路,并且本著兄弟情谊进行对话,这使我们能为旅途中所获得的成果而感谢上主。
圣德是教会最美的面貌(《你们要欢喜踊跃》9号),每位基督徒被召为主作证,且在生活中走向成圣的旅途。
(12节)我们明白,「尘世旅途的目标就是上主」。为了返回正途,在头上施放圣灰是个重要的记号。它提醒我们反思,自己每天究竟是为什么操心奔波?教宗表明,「尘世的事物必将消逝,犹如灰土随风飘散。
当我们踏上这个生命旅途时,我们将在它的带领下,在此时此地,在世界的千难万险中,创造出昭示一种不同未来的标记,撒播下有一天必会结实累累的重生的种子。
在这两年中日复一日,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的旅途是怎样的艰辛,跋涉千山万水,换了无数双草鞋,经历千难万阻,吃尽了无法计算的苦头。他做出这种壮举和牺牲,需要有多大的决心、毅力和勇气啊!为什么不坐飞机?
出去之前,我特意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向父母报了一声平安,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我的旅途。虽然他们说得很是简单,但我能从他们说话的语气中感觉得到深深的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也就是亲情的关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