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培训得到德国米苏尔基金会、上海天主教光启社会服务中心、亚桥发展促进会的大力支持。
——摘自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官网
当代中国宗教公益事业的经验(概要)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理事长释妙贤就当代中国宗教公益事业的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三方面谈起:一、增强公益意识慈善是许多人追求的信仰,是对做人的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
这名日本新潟教区主教在演讲中说:「光是把发展国家的财政资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不能大幅改善基层市民的生活,为此,我们应优先考虑人类发展的理念。」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法籍天主教神父司仁波从临川县来宜黄县城,一面发展教友,一面筹建天主教堂。
占地近70亩,地处乡村,环境优雅、空气清新,院内建有鱼塘、苹果园、梨园、金丝小枣园;所建包括圣堂、餐厅、厨房、老人活动室、老人和服务人员宿舍及卫生间等54间房屋,且有健身器材活动场、娱乐室及各种康复器材等
毛梅雷(信仰通讯社)—灵医会印度尼西亚传教区的先驱路易吉·加尔瓦尼神父向本社介绍,“现在的确是促进推动弗洛勒斯岛和整个印尼圣召以及发展的最佳时机。近十五年来,十几个新传教修会团体来到了这里”。
沈斌主教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和全会公报释放未来中国发展的九大重要信号,涵盖强国战略、科技创新、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乡村振兴、人口老龄化、共同富裕、百年强军目标等方面。
《圣保禄医院历史足迹》的内容分为四章:医院创始(1898-1945)、战后复苏(1946-1976)、高速发展(1977-1998)及迈向第二个百年(1999-2018)。
最后,主教们强烈呼吁重视公共教育,因为教育是实现真正发展的最佳工具,有助于战胜社会和文化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