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代表性的记载是:当耶稣在加里肋亚传教时,安息日在会堂念了一段先知书:“上主的神临于我身,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赐之年。
科技进步与发展、个人自由与空间的扩大等,对人的宗教生活也产生了影响。人类从中受益是不容置疑的,但也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神圣意识的丧失。
然而,人的内心知道这种自由不是真实的,而且罪恶是存在的,我们就是罪人。教宗也提到心理学的一些潮流主张消除人的内咎感。
7位罗马尼亚殉道主教在共同举行教会礼仪游行活动(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罗马尼亚三天的牧灵访问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于6月2日主日上午在布拉日(Blaj)城的自由广场为7位殉道的希腊礼天主教主教主持册封真福大典
教宗最后表示,这是一个“自由和有意识的选择,是出于爱,是为了回报天主的无法估量的恩典,而不是作为自吹自擂的一种方式”。
从精神层面讲,(它让我们理解),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好放弃人世间的生活并回应天主的召唤;从物质层面看,当局必须建立一个和平的国家,创造一个能够保护所有居民的环境,使我们能够在一个自由的国度生活」。
教宗提到领洗圣事的重要,邀请人们“以特殊的方式发现忏悔、宽恕的圣事”,因为在这圣事中“天主向我们展示祂的温柔,使我们获得自由”。
教宗指出,因著保禄宗徒,「约有12个人以耶稣之名受洗」,并发生了许多奇事:病患得到痊愈,附魔者重获自由(参阅:宗十九11-12),这一切是因为徒弟相似于他的师傅(参阅:路六40)。
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在信函的最后祝愿“彼此间的相互敬重与合作能加强我们的真挚友谊,使我们的团体能够维护宗教场所,以确保后代子孙享有宣认自己信仰的基本自由。”
教宗说:“在梵蒂冈城国诞生之时,就为圣伯多禄广场确立了一项特殊的规则,即是朝圣者与游客可以自由出入,并由意大利民政当局负责安全保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