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朝拜圣体,每天在圣体前读经,念日课,念玫瑰经,每天家人在晚上一起祈祷,公念玫瑰经,大女儿在三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圣母德叙祷文。圣体室、家人和父母的代祷,成了我的属灵发电机。
1928年,教宗碧岳十一世时,颁布通谕(Miserentissimus),命令普世教会在圣心节日明供圣体,守圣时,公诵“向耶稣圣心赎罪经”,以及“圣心祷文”等经文。
每届会议期间,国会议员还组织祷文与《圣经》研读小组进行活动。许多州议会也有类似的安排。
三位教区主教于行程中共祭弥撒,当他们诵唸感恩经为当地教区主教祈祷,见证普世教会共同为牧者祈祷的心,不分你我,令参礼的修道人及教友感动;内地主教用讲东话发言,周枢机也用普通话诵唸祷文,互相表达尊重,彰显共融合一的精神
他坚持每天念玫瑰经或恳求圣母的祷文,常把自己托付给圣母。
「你们以为我来是要给地上送和平吗?不,我告诉你们:是要来送分裂。」历史背景:这是耶稣挑战当时犹太人对“默西亚”的错误期待——他们希望一位带来政治和平的君王,而不是引发冲突的先知。
厄马努尔,天主与我们同在以正义、和平君王的身份来到世上。我们知道,他的王国不在这个世界上,却比今世的所有王国更重要。
根据范耐龙(F.Fenelon),“教会的胜利与和平,更容易形成它的孤独。单纯和反对柔弱的基督徒,似乎觉得和平比暴君的残酷更可怕,因为和平更能软化人的感受。”
愿此兄弟情谊促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重新对话,并重踏和平的道路,终止七十多年的冲突,这些年来上主拣选来显示祂爱的面容的这片圣地一直受到蹂躏。
但基督的复活也是一个新世界的开端,因为它从罪恶的努役和死亡中被解救出来:世界终于向天主的国度,爱的国度、和平与手足情谊的国度开放。基督活着,祂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