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前连续两个主日的福音选经(路加福音10:38-11:13),提醒我们践行祈祷与服务,学习聆听和相信天主;福音召叫信友献身基督,身体力行祈祷与服务并行的生活,在教会内与信友们一起称天主为父,在基督内走向普世万民
以教区、堂区及教会团体,要透过日常牧灵,教理培训,圣经分享,经常性的座谈会,发行教会书刊等,加深教友对圣经和教理的理解,结合信仰和生活实际,研究福传方法。福传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一种具体的实践。
教宗在念经前的讲话中指出,「耶稣圣婴与祂的母亲玛利亚和大圣若瑟构成一个简单却光芒万丈的家庭图像」,那是「慈悲之光,是照耀普世的救恩之光,照耀每个人、人类家庭和每个家庭的真理之光」。
其它的标准,如通过展出大公会议文件、条约内容、世界主教会议及联盟资料,让人看到教会的普世性,多少了解教会在历史中的生活。再有,就是展示罗马教宗在治理教会中的牧灵工作。
今年的6月23日耶稣圣心节,是教宗比约九世1856年钦定耶稣圣心节为普世教会的节日150周年纪念日,而且又是教宗比约十二世1956年发表《汲水》(HaurietisAquas)通谕50周年的纪念日。
这个由教宗成立的「九人」咨议会旨在协助他治理普世教会,从事圣座改革。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6月8日中午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修订宗座《善牧》宪章的工作仍在进行。
在诸多黑暗中,这些教会高举信、望、爱三德的灯,勇敢且不带任何歧视地帮助受苦者,同时也努力促进和平与和睦共处。今天,中东基督徒是天主慈悲的具体标记。普世教会应赞赏、感谢和支持他们。
(梵蒂冈电台讯)教会又有一位真福,她就是伊塔拉·梅拉(ItalaMela),20世纪上半叶的神秘家,一生都在探究基督信仰生活的圣三幅度。
泰泽团体曾在菲律宾及印度等亚洲地方举办国际青年聚会,谈到拣选香港的背景,申修士说,泰泽团体三年前开始评估香港是否合适,并已尝试在港举办两次东亚青年聚会,与中国内地、台湾、澳门、韩国、日本等地的青年共聚,「这是很好的经验,以体现普世教会的共融
将自己变得很渺小要做一个牧人也会经历猜测和错失良机也会犯错误,也会失败但是在每一次失败之后,还会重新开始将酵母揉在陌生的、未知的面团中也要为了撒种而犁地在每一个解救人的计划中,成为核心和灵魂要使人体验:复活升天的上主不是白皮肤的,而且教会是普世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