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前,在我居住的圣玛尔大之家——这是一家很多人住的酒店——人们流传着这样一个想法:在这个圣周,最好翻翻我们的衣柜并把东西扔掉,扔掉我们不用的东西。你无法想象有多少东西可以扔掉!
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团长周小雷也在台上客串合唱,从他站立的位置能很清楚地看到教宗本人,“梵蒂冈大街小巷都在卖印着他的头像的明信片,他本人跟明信片上一模一样”。
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他于1862年加入耶稣会,致力于哲学、神学和灵修的培育,并于1869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继而于1870年被祝圣为神父。
他们要学习2年哲学及4年神学,并要学习天主教法典、礼仪、及灵修培育。当中设有考试制度,经过考核之学生才能晋铎。而当时的大修院课程则是要训练他们的护教能力及增长他们对天主教教义及法典的认识,方便传教。
在院里共进早餐后,院长常神父带领大家参观了整个修院,详细讲解了修院的历史概况和发展现状:其一,武汉中南神哲学院除了是中国中南五省培育神职人员的圣召基地,还可说是中国唯一的一所圣地修院。
他说香港教区约于二十年前起,把埃森教区每年的捐款转赠予内地教会,支援培育修道人等工作。
对牧民工作者,尤应给予特殊培育,有助他们实践福传、教理讲授和爱德服务。在剧变的社会和经济飞升的处境中,平信徒的整全培育,更是重大任务之一,此举有助地方教会充满活力、生机盎然。
刚才简单地浏览了一下信德网,便看到如下几个图文并茂的活动报道:7月21日,为期一周的‘厄玛乌之旅’生活营在周至教区闫家社天主堂圆满落下帷幕;7月21-27日,三原教区在耶稣圣心方济传教女修会文清培育中心举办
马主教自幼受到良好的信仰培育,立志修道献身教会。自1981年在本堂神父的教导下,即准备度修道生活,并接受圣召培育。1984年考入河北省天主教神哲学院。1988年毕业,被选送上海佘山修院进修。
是你们父母的善表和你们堂区会长教友们的鼓励关心以及大小修院的多年培育,才使地方教会有了这批圣召,求天主更丰富地降福你们的父母和堂区的会长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