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吾主耶稣不仅用语言教导我们向他学习,而且也以身作则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屈尊就卑,与贫穷者为伍,与弱小者为伴,与罪人一起承担应受的惩罚和苦难,最终牺牲自我,高悬十字圣架,倾流宝血,捐躯殒命,
灵修,就是不断练习死于自我,活于天主,每天都要更新自己信望爱敬方面的心态与行为,始终将愈显主荣放在生活首位,在向真美善圣迈进的过程,精益求精,竭力奋勉。
避静的主题:依纳爵灵修与全人整合个人的救恩史成长的陷阱天主的形象与自我形象走向内心自由的旅程治愈羞愧悲伤界限性情爱整合建基于自由的关系全人整合包括身体、理智、情感、心理、关系、性、心灵各层面。
或者你是公务员般的基督徒,自我封闭呢?’‘我这样做:主日参与弥撒,领圣体,每年办一次告解。我都按要求做了’。
这一具有牺牲精神的动作没有逃脱耶稣专注的目光,相反地耶稣从中看到了祂想要教导其门徒的全然自我奉献。教宗继续说,耶稣的教导有助于我们重新找到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并促进我们与天主之间具体而日常的关系。
相反地,成长则是不断放下自我的行动。教宗由此指明成长的两个记号:自由与服从。教宗敦促在求学的耶稣会士成为自由的人,在差异中团结一心,奋力摆脱自我中心的态度。在这方面,祈祷是不可或缺的。
教宗指出,童贞圣母玛利亚是信德和爱德的楷模,她往见表姐依撒伯尔的事迹帮助我们预备善度圣诞节,一个向外的圣诞节,使这节日的中心不是我们的‘自我’,而是‘你’
有助于身心灵的整合,给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持系统;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感受到谦卑服务的亲切;不仅充实了个人的生命,也领悟到了作为培育者该有的心态和方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奉献生活、内在规条的认识以及对自我身份和角色的改变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福音的温良和善绝不是天真的多情善感,或病态的自我否定,而是意味着一种对慈悲的天主的活泼明晰的信赖,因为天主的软弱要比人类所谓的力量更为强大(格前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