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晤以圣神的力量为标记,促使教会走出多年以来自我封闭的困境,满腔热忱地重新走上使徒道路。这是一段与每个人相遇的新旅程,在城市、家庭及工作场所与人相遇;哪里有人,那里就有教会。
有人学圣经,是为了自我反省,明白天主对自己的旨意;但另有些人学圣经,却是为了找到攻击别人的有力武器。有人学了圣经,明白了许多道理后,变得更加谦卑、温和、仁爱。
一个谦卑的教会不以自己的权势和强大而自我炫耀。谦卑的人并不意味着一个软弱、懒散和翻白眼的人。不!这不是谦卑,而是做戏!这是在假装谦卑。谦卑首先得承认‘自己是罪人’。
然而,当我们自我封闭或爱慕虚荣时,当我们想要出风头时,这神恩就会变质。因此,你们要保护好你们的神恩。我们该如何做呢?应该遵循谦卑和服从的合一大道。
人世的王国要巩固王权与疆土,常会凭借刀剑枪炮武力你争我夺……而天主的国则是建立在和平友善、互敬互爱、怜悯宽恕、既往不咎、一视同仁、自查自省等仁爱慈善、牺牲自我、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基础上
教宗说:「这便是骄傲,自我夸耀。这就是把福传贬低为一种形式,一种虚荣。『我去福传,带了很多人进教。』劝人改教也是一种虚荣,福传绝非劝人改教。
我们才会习惯於放弃,总是自请方便,倾向於相信人们能自我痊癒,为了辩解我们的懒惰而大发苦水,被自己的懒惰禁闭在一成不变的徒劳抱怨中。主教的抱怨是一种非常糟糕的行为。
教宗解释说:他们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无法提供帮助、改变现实,也不能微笑、自我奉献,而且失去爱的能力。我们这些教会的人也如此,倘若我们流於‘世俗’,就会有这种危险。
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一4:20)天主是爱,但却不是世俗所看重的俗爱、情爱、欲爱、性爱、私爱、偏爱、有条件的爱、非常利己的爱、狭隘局限的圈子爱;而是大公无私、不求回报、白白施予、一视同仁、牺牲自我
他因此变得孤独、自我封闭、焦虑,而且失去了亲人的爱。米凯利尼神父邀请在场人士省思上述两个问题,以耶稣这个人和祂的讯息作为重新启程的起点。相对於历史上的耶稣,基督的复活阐明一个真正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