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要在信仰上纯正;在行为方面也必须纯正。圣经上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爱,我们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格前13:1)。我们必须持守信、望、爱,而其中最大的就是爱。
教宗表示:“抱着上面那种纯粹属于人的伦理道德观的人认为:人既然是理性的存在体,则他不但能够、而且应该自由地决定他的行为态度的价值。这种假设人的自由与任何形式的法律之间存在着冲突的观念是错误的”。
一次神父讲道指出当前个别教友(尤其年青人),因经不起“三仇”诱惑,步入迷途,参与赌博,看淫秽书刊、图像、电视、影剧等有损洁德的行为……这些思言行为,伤痛了万福母皇的无玷圣心!
她含泪伤心的说:亲爱的,不是我要原谅你,乃是你要原谅我;作你的妻子于今五年了,不能叫你看出我是基督徒来,我的行为和你毫无分别,真是万分惭愧,从今起作一个好基督徒,叫基督的生命从我身上流露出来。
这里指的是应该要有的行为。读经二中表明的就是思想。就是为什么要有读经一中那样的行为。因为复活后的主耶稣。在天上为我们存留了不腐坏的无瑕疵的不朽产业。虽看不到,但是仍然相信。
修女接著表示,埃迪特·施泰因在这封信中谈到,那些缄默不言的人对这种不义行为也有责任。施泰因“在1930年针对知识分子的角色发表了一场演讲,我们知道她本人就是知识分子,因为她是教师。
他们无视她的年龄,要强迫修女作出亵渎的行为,但是遍体鳞伤的依撒伯尔修女则以祈祷来回应。修女被捕后第二天,必须要与其他被逮捕的人一起坐上卡车,然后被送往墓地,在那里面对他们生命的末刻。
耶稣之所以拥有权威,是因为祂的教导和行为与生活一致。言行一致就是一个有权威之人的表达。‘这人有权威,因为他言行一致’,也就是说,他作见证。权威即从以下可看出:一致性与见证”。
由此可知,司铎在礼仪上降福那些要求他们的结合得到教会承认的同性恋者,是不合法的行为。
教宗解释道,相比之下,我们好行为的种子可能看起来很小,“但一切的善都来自于天主”,而好的行为“总是在谦卑、隐秘和往往是不可见的方式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