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祈祷前的讲话中谈到恶的奥秘,指出天主为了拯救我们而降生成人,但我们却让祂吃闭门羹。若我们向耶稣敞开心怀,祂必能救我们脱离那伏在我们门前且总是想进来的恶。
教宗解释说,基督每天问我们,对我们而言祂是谁,但是我们只有像祂的门徒那样生活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基督徒要想真正了解耶稣是谁,他应该度一种门徒的生活,而非研究员的生活。
我们将聆听有关耶稣在世生命最後几天的事迹。圣史若望为我们解读了其中的深刻意义,他说:耶稣既然爱了世上属於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若十三1)。天主的爱永无止境。
这记号就是天主的谦卑,天主极至的谦卑,是祂的爱。因为爱,祂在那个夜晚承担了我们的脆弱、我们的痛苦、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渴望和我们的局限。
当我们认识到天主是我们的创造主、救赎主,是那位毫无保留地赐予我们生命与恩宠的至高美善时,我们怎能不全心全灵地去爱祂呢?
在那次相遇中,我们将终于看到祂的面容,一个充满爱的光耀面容,在这面容面前,每个人都将在全部真理中显露出来。
同样地,天主也这样对待我们,祂允许我们犯错,因为祂在创造我们时给了我们自由的大恩典。教宗坦言道,这项恩典常常令我惊叹不已。
他谈到跟随耶稣的群众,是为告诉我们听从耶稣就是让我们的生命成为奉献的礼物。教宗说:我们就是福音叙述的人群,我们也设法跟随耶稣,听祂讲道,好在圣体圣事中与祂共融,陪伴祂,好让祂也陪伴我们。
教宗勉励道:我们蒙召把天主亲近的具体标记带给我们遇到的人。换句话说,我们的生活、态度和处世之道都应是天主亲近我们的具体标记。这些关爱、温柔与呵护的微小举动可以令人想到上主与我们同在,祂亲近我们。
教宗解释道,我们“在这简短的祈祷中,怎能识别不出《天主经》的踪迹呢?”耶稣在这黑暗时刻怀著对父亲的信赖之情,呼唤天主为“阿爸”。祂虽然感到惊惶恐惧,却祈求让天父的旨意得以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