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观点看,家庭是真正的小型教会,能对最弱小的人、受排斥的人、穷人、孤独的人、病人和外乡人表达仁爱和关怀。文件提到,在这段世界主教会议的旅程中,反省了牧灵陪伴离婚再婚者以及允许他们领圣体圣事的问题。
刘神父说:这是第一次在圣诞晚会举行关注弱小的活动。就如耶稣所说的,对最小的兄弟做的,就是为他做。所以我们以后会更加努力做好慈善,为主争光。
最后为92位年老的或生病的教友举行了集体傅油礼,很多教友都非常感动,因为这是第八次这样举行圣事,不仅让教友们体会到教会对弱小的关心,无形之中也彰显了天主的爱。
有的病人心中充满感恩,有的给医生倒水,有的催促神父让医生先吃饭,还有的买来了消暑的冰淇淋,医生们虽然顾不上吃,但心里却充满了服务弱小、光荣天主的幸福和喜乐。
杨全珍修女一生忠于会祖谦逊、诚朴、爱德的精神,服务弱小群体。修会内90%以上的姐妹都获得了在国内外不同程度的学习陶成,但她没有给自己一次学习机会。
这些小婴儿由于缺乏应有的营养,有的骨瘦如柴,有的因生病而气息奄奄,有的是先天耳聋、口哑,为此德兰修女和她的同伴们想方设法,甚至彻夜不眠地照顾这些弱小的生命。
陆神父一生为弱小服务,于2011年7月26日在澳门安息主怀,享年97岁。现在由阿根廷的付神父管理。 60年代,这里原有一个麻风病院,但房子非常破陋,麻风病人就在这里被隔离,基本上无人照管。
这样的婚姻是一个公平社会的基础,因为它保护我们中最为弱小的儿童;它还是唯一将儿童与其父母亲结合一处的社会机构。
本笃十六世教宗曾多次强调,神学家必须聆听卑微人活出的信仰,因为天主喜欢把祂的奥迹启示给卑微弱小的人,却瞒住了博学和明达的人(见玛11:25-26)。
关心穷人,爱护弱小始终是我们做基督徒的永恒主题。教宗在2003年的四旬期文告中特别提出“施比受更有福”——当信友响应自己心中那个为他人奉献,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念头时,内心就会体验到深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