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救灾的场合,都能看到年轻志工的身影;「在保护受造界的大型动员活动上,青年也展现出聆听大地呼声的能力」。教宗鼓励青年保有这份「敏锐度」,「始终懂得聆听受苦者的呻吟」。
然而,这也意味著要聆听年轻世代要求更新教育道路的呼声,「不要转面不顾」,助长「沉重的社会不公和侵犯人权」。
我们的生活是一种祈祷和默观的生活,在祈祷中,我们心中有所有兄弟姐妹的呼声,有所有民族的希望,也有我们最亲密的朋友们的忧虑。
让我们希望,全世界都在倾听这个世界青年节的呼声,注目青年的美丽,向前迈进。
——玛26:40-41吾主的这一呼声警醒多少灵魂去陪同他那忧伤已极的圣心,减轻他的苦痛。我们不能无动于衷,警醒吧!祈祷吧!
几代信友期待已久并在内心念叨的呼声,今天为整个教会和整个世界成为喜乐的宣布。教宗方济各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宣布,进入罗马城的大街小巷,回荡在一个又一个的广场上,传入天主子民的耳内和心中。
姚公年轻时就致力于译作,他精通法文,他对我说早在当修士(出试)期间就开始翻译《爱的呼声》。晋铎后,又兢兢业业在教会学校当校长,直至解放后这些学校由政府接管。
祂要求听到祂呼声的人,也能为他人付出生命。这种牺牲是自我实现和喜乐之源,例如许多的传教士,他们舍弃生命中的一切保障,义无反顾,冒着生命危险到世界各地传扬福音,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拉青格引用了15名天主教神学家1989年在科隆的声明,称之演变成「对教会训导和若望保禄二世的抗议呼声」。就在那段时期,《真理的光辉》通谕于1993年问世;这份文件阐明,「有些行为绝不可能成为良善的」。
本笃引用了十五名天主教神学家一九八九年在德国科隆的声明,被称之演变成对教会训导和若望·保禄二世的抗议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