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见教宗以前,与会童军跟随圣人的足迹走向罗马,在旅途中「感受到内心的自由」。这些曾在不同时期走遍欧洲许多地方的圣人分别是:保禄宗徒、本笃、济利禄和美多弟、亚西西的方济各,以及加大利纳。
2010年4月18日,我第一次参加团体聚会,是团体里的一位姐姐一次又一次地帮助我,默默地让我融入团体,她对我的帮助是那么得细致不让我觉察,直到现在还是让我内心暖暖的。
其实,这个问题折射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不同渴望:我在等待什么样的救主?今天,我们也同样遇到若翰和每个时代的人遇到的同样的问题:我们在等待谁?
教宗称之为慈悲的「去程」,「由苦难到内心的旅程」。慈悲若非由心而发,就不是真正的慈悲。慈悲不同於善念和博爱。那麽,我们要如何感受慈悲呢?教宗答道,首先慈悲是一份恩宠,必须祈求上主赐予慈悲之恩。
这个问题使我们有点为难,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进入我的内心,也就是从个人的经验开始。教宗说,圣保禄是透过他的亲身经历认识基督的,当他从马上跌下来时,在上主与他交谈时。
事实上,与耶稣目光相对,能使我们的内心达至成熟,与天主的恩典和怜悯相遇。与会神长们继续说,教会在每个青年身上显示在自己的临在,每个青年都是神圣的土地。
然而,旅行和坐游轮游海并不能真的使人内心充实。此外,那种能尽情享乐的生活方式被视为成功人士的典型形象。教宗表明,这种思维带来的却是一种被娱乐所麻木且无法令人满足的生活,这不是休息,而是逃避现实。
我们需要协助受害者表达内心的痛苦,并使之获得医治。对于加害者,我们需要协助他们面对真相,不求辩解,同时也不能疏忽他们的内心需求。
我开始害怕起来,心生胆怯,将自己捂在被子里,但内心却渴望看到那道光的出处,于是我慢慢地慢慢地张开被子,朝那道光望去,我很吃惊,居然是我刚拿回的“信德”出版的2011年瞻礼单上的圣家像上出现了一颗明亮耀眼的星星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纱帘轻吻脸颊时,一份炽热的真情,一个柔和的声音,激发出内心的呼唤。———“父啊,我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