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朝晚期至中国近现代,中国人似乎更注重强调了各地的教案教难带给人们的恐慌和危害,但是却忽略了教会一直致力于创办的医院、育婴院、安老院和学校等一系列的公益事业。
增强了老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帮助老年教友摆脱病痛、延长寿命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前来就诊的老人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表示,感谢天主、感谢教会、感谢这些有爱心的医生给予他们关心关爱。
张主教在讲道中,祝贺这座逾百年历史的老教堂110周年华诞,感谢天主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追随祂的人,劝勉教友们效仿圣若瑟的芳表,谦逊、良善服从的美德,鼓励教友们重新拾起我们的信仰,甘心情愿的服务,积极参与到教会和堂区的服务当中
弥撒结束后,近百位老年教友步行300米,来到教会修道院(原址)大门前,与神长合影留念,同时给每一位老教友发放慰问金。
一个形式简朴的茶话会,几段歌舞及朗诵表演,让老人们喜笑颜开。茶话会后,青年团体志愿者与老人进行了一次温馨的交流,在交流中老人的亲和、慈祥、青年人的热情、微笑融入在一起。
善良的老教友生活清贫却收养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之前,侯神父还驱车前往宁武县怀道乡大南沟,为4户贫困教友家庭送去了白面、猪肉、衣服等慰问品,同时为2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献上了1500元的爱心捐助。
这样的避静活动是堂口首次举办,吸引了众多的新老教友前来参加,有些教友甚至是从几十里外的地方赶来,使得该地区教友的信仰面貌呈现翻天覆地变化,纷纷投入到火热的传教事业中去,让这个老教区充满了圣神的光辉,赋予新的活力
马达钦神父是上海人,用本地话讲道,具有亲和力,有水平,老教友们都能听懂,再加上他优美、风趣的语言,令全场教友发出一阵阵的笑声,调动了教友们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友们的传教热情。”
八户堂口虽然是一个老教会堂口,但是在福传工作上表现得比较缓慢,面对这种现象,教友们对自我进行了反省,多次到外面参加避静活动和福传交流,四处学习传教经验,针对本堂口的福传特点,决定用文艺福传的形式来吸引教外村民来接受信仰
妻子是一位老教友,有爱心,有耐性,很会做福传工作。我的全家都信天主,独剩我这个老顽固不信。老婆曾多次劝我,说了千言万语,我都不听,还专和她唱反调:“一个中国人去信洋教,不信!不信!就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