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聆听比听一个信息或者交换资讯更重要,它论及的是一种内在聆听的能力,来获取他人的渴望和需要,来建立一种关系,让我们超越公式,战胜很多次对我们周围的人的生命进行分类的偏见。聆听常是一种旅程的开端。
自由和尊重是不能被分开的;的确,在行使他们的权利时,个人和社会群组被道德规范所束缚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他们对他人和公众利益应负的责任。
当我们感谢时,就在承认某件东西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上主感谢,并以感谢的行为把面饼,也就是人类劳动的大地成果奉还给天主,为能重新从天主那里领受。于是,感谢成为赞颂。
这也就要求人要不断地回头改过,藉着与他人,与大自然,与天主不断的和好,恢复宇宙最初的面貌。耶稣基督的到来是整个救恩史的顶峰和圆满,一切受造物都要在基督身上与天主和好如初。
在见证环节中,一些教友把自己与天主和好的经验与他人分享,以实际例子告诉大家向主忏悔与主修和后内心获得的平安。活动结束之际,本堂郭林斯神父和王涛神父共祭了弥撒。
这个世界颂扬「不惜任何代价得取的成功、财富和权势,以及为了肯定自己而伤害他人的行为」。耶稣提供给我们的真福定义「却大相径庭」:祂指出了一条「通往生命和真正幸福的道路」。
当时教宗谈到临时的文化,指出真正的喜悦源自与他人的相遇和关系,源自牧灵的父性和母性,因为神父如果不是他团体的父亲,修女如果不是她服务群体中每个人的母亲,他(她)就会感到悲伤。
守心斋真的很有必要,要努力学习空虚自己,好好地认识一下他人。我们需要与别人在爱中合一,只要守好心斋,我们一定可以从中找到天主的旨意。
我们再也无法把祈祷和在圣事中与天主相遇,与聆听他人,接近他的生活,特别是他的伤痕隔开。
天主是爱与自由,因此每个人都是自由人,而且生来就要为他人的益处着想,在平等与友爱中共处。教宗坚持人人享有同等的自由与尊严,「任何违反这个基本信念、歧视的人际关系就是个罪行,甚至经常是离经叛道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