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耶稣基督临在我们内,帮助我们。重要的是,当我们感到自己是罪人时,就要去领修和圣事。 说到这里,教宗举例说,有人会说:不,神父,我不去,我害怕,因为神父会训斥我。
巍峨的红沟圣殿,见证着百年风雨,跨越了三个世纪,它是基督临在的标记,是教友的祈祷之所。我们相信,红沟的明天会更好。
因为天国临近了。”因此“天主的国”便成了他在世宣讲的主题,他再三劝告听众,不要忧虑“吃什么、喝什么或穿什么”,但要尽心竭立“先寻求天主的国”。
耶稣在十字架上临咽气的一刻钟是他依恃天父的圆满和升华:“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在你手中。”故上所述,耶稣的一生给我们立了神贫、谦敬、常常依恃天主的美表,很值得我们效仿!
圣堂正门外的两侧墙上还书有对联一幅,上联是:“小堂筑山腰,且住片刻,修孝子礼;”下联是:“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
圣龛上的长明灯,标志着耶稣圣体的临在,一种莫名的欣慰涌上心头。
黎巴嫩国民都称圣母玛利亚为黎巴嫩之后,她的临在毫无疑问的是代祷的性质。我们也不能忘记,伊斯兰教徒对圣母也相当尊敬。因此,圣母的代祷在中东那个地区有非常的意义,因为这是人们渴望和平、协和与正义的心声。
牧人的守护首先是藉着祈祷,扶助子民的信德,传播对上主的信赖及祂的临在。如此,我们就越来越像抚育自己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参閲:得前二7,11)。教宗最後表示,我们的牧职必须增进教会与家庭的盟约。
贤士们是真理的种子处处临在的活见证,因为造物主召唤每个人承认祂是良善忠信的父亲。教会有责任认出每个人心中对天主的渴望并使之更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是教会的服务。
教宗引述依撒伯尔怀孕的事迹,她因圣母玛利亚的拜访而深感喜乐,指出这是天主临在的喜乐,祂与子民同行。有喜乐就有平安。这是希望的美德:从喜乐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