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廿五35)教宗说:「今天,世界上有许多人试图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受到基督的温柔、怜悯、慈爱与接纳。当妳们为那些有需要的人做天主温柔的工具时,妳们就在为他们提供妳们见证的宝贵礼物。
在这层意义上,我在一个未成年再教育中心主持忏悔礼仪,并探访救助爱滋病患者的‘慈善撒玛黎雅人’之家,具有重要意义。
帕利亚总主教在演讲中,以人蒙受生命的召唤:应为人的尊严服务为主题,指出医治意味著照顾别人,就如《福音》所教导的那样。
然而,福音提出了「不会消逝」的三项事物,分别是:施舍、祈祷和禁食(参阅:玛六1-6,16-18)。「祈祷恢复我们与天主的关系;爱德恢复我们与近人的关系;禁食则是与自己的关系」。
编辑主任表示,「罗马主教近期对阿联酋的访问成果显著:他与阿兹哈尔大伊玛目签署了联合声明,期许这份文件能在宗教自由领域发挥影响力。
一位英国出版人──玛公·梅哲礼(MalconMuggeridge),他本来没有信仰,但在见过德肋撒修女后,被她那种基督徒的芳表所感动,而皈依了天主教。
他在橄榄山园明显地告诉伯多禄宗徒:‘把你的剑放回原处;因为凡持剑的,必死在剑下’(玛26,52)”。
教宗提起当天主日福音中圣玛尔谷向我们展现的耶稣关于世界终穷的那段话:“天地都要过去,但是我的话却永不会过去。”教宗说这段话简洁明了,打动人心。
汤枢机首场礼仪讲道时指出,当日福音选取基督是活水,显示出活水带来永生,同时「信仰是天主的恩赐,不是我们拣选,而是天主拣选我们」。
随后,教宗引用当天选读的福音(玛九18-26)说:“耶稣把我们从疾病和死亡中解救出来”,并向祂的门徒表明要“优先选择最小的弟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