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提供了德肋撒修女的一些信件和有关她灵修生活的文件,一些信件中,德肋撒修女谈了她如何明白自己在印度与穷人一起的圣召,以及她形容为“天主沉默”时刻的心灵干枯和痛苦的经验。
当时,有许多的穷人必须在有钱人家里帮助下生活,而被迫离家寄宿在主人家里,在MotheringSunday这一天,主人们会给他们放假,并鼓励他们返家与妈妈团聚。
爱,要先变成穷人1952年,德肋撒修女在街头偶遇一个奄奄一息的被遗弃的老妇人,老鼠和蚂蚁正肆无忌惮地咬噬着老妇人的身体。她带老妇人去医院,可医院不肯收容。
仿佛只有把自己扮成穷人才能更肖似基督,可基督的“神贫”思想绝非要求我们“实贫”,社会的进步也使贫穷不再成为光荣,若每个基督徒都贫困潦倒,那么拿什么献爱心?我们穷的结症就是我们不发展!
可见没有信仰的人就是拥有了全世界,他们同样是一个穷人。但是,对一个有信仰的来人说,就完全不同了。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他知道自己的人生是有责任和使命的。
与穷人等弱势群体交流、分享、沟通,互递友谊,表达主爱!5、当好天主教会外在的“形象大使”。司铎祝圣后,已成基督第二,天主代表,应以“自尊”“自强”“自立”为本。6、不断完善自己。
我们帮助穷人,难道只在弥撒里为他们献几块钱就够了吗?我们应当亲身实地的为他们着想啊!”老人的一席话把大家带入了沉思。
两个世纪以来,在司铎、男女会士和平信徒的努力下,许多堂区团体回应了众人、移民、穷人、病人及服刑者的需要。数百所由男女会士开办的学校教授孩子识字、爱天主和近人,使他们做好公民,为美国的社会生活作出贡献。
建立在信赖及尊重基础上的交谈能结出善的种子,这些种子又在许多领域中生出友谊及合作的嫩枝,在服事穷人、弱小者、老人,接纳移民及关怀被排斥者的工作上尤其如此。但愿我们一起行走,互相关怀并照料受造界。
我们也蒙召在上主临在於我们当中的多种形式中认出祂的面容,在基督的圣言及圣事、兄弟共融、不分彼此的爱,以及穷人身上认出祂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