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破题指出:「『未来的你』是由许多个别的你所建构的未来,也就是由诸多相遇所构成的,因为生活是通过人际关系推进的」。教宗於是发出第一个呼吁,说:「我们所有人都彼此需要。
在圣像前、烛光下,神父教给家人们静下心来把身、心、灵交托给天主,让主住在大家每个人的心里,家人们愿意与耶稣相遇,体验到主就在自己的身边,愿承行主的旨意!通过祈祷大家缩短了和天主的距离!
世界需要和平,需要找到慈悲;我们必须秉持悔改的态度,改变生活,向天主及他人开放,走出去与他人相遇,如同教宗方济各经常勉励我们的」。
梅久戈耶具有灵性和牧灵层面,人们前往那里悔改皈依,与天主相遇并且改变生活。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灵性和牧灵的现实。记者的最後一个提问是关於信仰与世俗主义。
教宗鼓励巴西青年因着与阿帕雷西达圣母的相遇而改观。教宗说:她能把我们生命的网,如经常处於分裂中的友情网、社交网、物质和精神的网,变得更加具有意义,成为一个团体,一个走出去的使命团体!
他续说,因为与天主相遇,他们得到启发要与别人分享他们的喜乐。美萩教区阮文钦主教表示,担任传道员也是圣召,因为他们被赋予服务天主子民的使命。他说:「他们需要分担教会福传的责任,并具有对教会的归属感。」
这样做的目的该当有助於各民族的相遇,而不是排斥和使人处於脆弱状况。教宗於是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在国际合作语言中引入爱的范畴是否有些夸张?
第三步则是这些友好相遇所产生的尊重和相互友爱的感觉。苏普兰托神父指出,通过与非基督教社会的社会交往,对天主教徒的扭曲视角和消极看法大幅减少。
教会在教会学校推动相遇的文化,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自身责任」的能力。教会学校的许多师生「不是基督徒,而是来自其它宗教传统」。
我看看四周,并没有人站起来,心想不行,就算只有我自己,就算觉得不好意思,我也得站起来,因为我好渴望再次与主相遇,好渴望提升我的灵性生命。我站了起来,结果看到,很多人也随着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