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通过链接进入进德公益网站,看到修女们服务和奉献的故事很受感动,决定做修女马拉松队伍的志愿者,与修女们一起为爱而跑。
我也想看看,等他看完便问他:先生你好,是否可以将这本杂志借我看一下,我想看看这篇百善孝为先的故事。他表示同意,并惊奇地说:你也看上了同一篇?我也是冲着这篇文章才买的这本杂志。
也许我们都觉得做义工很幸福,把爱心传递给别人,这里就要听一下一位中国义工的真实经历,他和一位美国义工一起去非洲卢旺达的故事。
巴斯德的故事,或许可以让人冷静下来重新思考一下。——摘自网络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事情发生在圣诞节前,即2004年12月14日晚。
虽说故事残酷天真,但真实的反映出古代人民对美好天堂的向往,对信仰的忠贞不渝。
这是流传很久的一个故事,内容通俗浅显易懂,道理老套毫无新意:“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这道理每个人都听多了。 山谷里有回音,生命里也同样有回音。什么时候应该有什么样的回音?
我们带去的是参与式教育、快乐教学、故事、游戏和舞蹈等。几天的时间里,孩子们的脸上无不挂着幸福的微笑!在学习与游戏中,孩子们与志愿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相互之间合作得非常默契!
看到三个特别感人的故事:一位母亲在冰天雪地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冷,她预料自己必将被冻死。但她怀中还有一个婴儿,她决不能让儿子也死去。于是,她就坐在雪地里给儿子喂奶。由于自己也很口渴,所以奶水很少。
母亲却微笑着给我们说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本堂神父到堂区下会,拜访了一位以在家中祈祷为借口,而不进堂的老人。他们坐在一个火炉旁聊了许多事。谈话间,神父把一根正燃烧着的树枝从火中取了出来,放在壁炉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