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灵魂牧者的生活必须在默观生活和具体行动之间取得平衡。当牧者怀着怜悯的心向人们内心的罪恶屈膝弯腰时,他的爱便达至巅峰。向他人的悲哀可怜鞠躬的能力就是衡量一个人向上攀登力量的尺度”。
教宗向在场参礼的人士说,凡认识先教宗的人,都能亲自体验到他在默观天主在“活人地区”的美善的深信不疑。
弥撒结束后,神父带领大家沿中山石阶拜苦路而上至山顶大堂,信友们默想着基督的苦难,痛恨自己的罪过,牢记天主降世的救恩大义。并把心中的一切意念托付给佘山圣母,求母亲转祷,祈求上主满全。
迫切需要恢复默观的精神,每天重新发现自己受托保管的珍宝有助于增进人情味,引领人走向新生命(参阅:264号)。教宗最后鼓励非洲传教会会士别害怕开辟新途径,「超越已知的领域,走向边缘地带」。
圣经最后一本书《默示录》结束时用婚宴的图像来描述新天新地的景象(默19-21)。在圣经的中间,很多圣经作者用婚姻盟约的关系来描述天主跟以色列人之间的关系。
当天主日福音记载耶稣走向耶路撒冷的最后一段旅程,以完成祂默西亚的使命(路九51-62)。耶稣的这个决定是如此的彻底而坚决,所有蒙召追随祂的人都要以此标准作出回应。
已故枢机的牧职格言是「你该警醒」(默三2),教宗赞许他「一直忠于自己的格言,是个优秀而警醒的仆人」。萨尔迪枢机的殡葬弥撒由圣座前任国务卿贝尔托内枢机主礼,教宗方济各在弥撒结束之际亲自主持了最后告别礼。
在皮特亚尔托主教祝圣的七个年轻人中,有一位教区神父,一位加尔默罗会士和三位主徒会会士(Cdd)。
“救世主今天已为我们诞生了,他就是主默西亚。”当晚11点,由李晶主教主礼,神父们共祭,隆重举行了圣诞子时弥撒。
当天的读经一记载,伯多禄宣讲耶稣为默西亚,并劝众人悔改(参阅:宗二36-41)。教宗由此展开弥撒讲道,阐明悔改意味着「改变生活、恢复忠诚」。「忠诚这种人性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