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身为教宗,慈悲是我必须日复一日不断传达的讯息。」慈悲是我们的福乐。「天主的慈悲令我们获得自由与福乐。我们的生活仰赖慈悲,它是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需要宽恕他人,因为我们需要获得宽恕」。
「尽管国际社会努力奋斗,但是资源短缺,这尤其是因为许多国家面临持续不断的经济危机,社会-政治形势不稳定」。
第二个比喻讲述了一名寡妇不断恳求不义的法官替她申冤。教宗表示,「这个比喻让我们明白,信德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勇敢呼求天主的态度,甚至是在邪恶与不义前,也毫不认命地与祂『据理力争』」。
教宗接着表示:「在生活、工作及家庭中,在喜乐和痛苦时,大圣若瑟不断寻求并敬爱上主,堪当圣经称之为义人和智者的赞许。请你们时时刻刻呼求他,尤其是在你们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时刻这么做。我向你们大家颁赐降福!」
谈到“分心”,教宗说,众人都体验过这不断奔放的画面和幻象在持续地陪伴着我们。这种想象在祈祷中转啊,转啊,这是圣女德肋撒所称的“家中的怪人”,必须小心将它“关入笼中”。
“觉得为我好就是好生活;如果为我好,一切就都好”,这是不断传播的病毒,这样以来,“我们就会以选择这个而抛弃那个的方式开始和结束”我们的工作。
非洲国家莫桑比克(Mozambique)城镇帕尔马(Palma)今年三月遭恐怖分子袭击,枪击和爆炸声不断,人们慌忙逃跑,但圣本笃堂的传道员玛迪卡(PauloAgostinhoMatica)却选择躲在堂区
“肉身的欲望”,即“诱惑”,我们众人都有,这些是嫉妒、偏见、虚伪、怨恨,它们不断浮现,还有及戒律的生硬也会是一种容易的诱惑,但这样做会离开自由之路,不仅爬不到山顶,而且会重新退回到山底。
教宗方济各为一个传教的教会不断发出呼吁,戈麦斯总主教借此强调,每个天主教徒都应分担传教的责任,“主教、司铎、执事、修生、会士、男女平信徒:我们众人受洗是为了做传教士”。
任何的召叫,都是在寻找我们喜乐的来源之路,因为——如《天主教教理》第27点中指出——“对天主的渴求已铭刻在人的心中……而天主也不断地吸引人归向祂,只有在天主内,人才能找到他不断寻找的真理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