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蒙冤被立在两个凶犯中间,死在十字架上,藉此表明天主的救恩能抵达任何处境的任何一个人,即使他的处境最为阴暗和痛苦。天主的救恩面向所有人,没有一个人被排除在外,人人皆有份!
我是美国人,叫道格比杰·尼福,圣名巴尔达撒,曾是被友好祝福的一名受益者。那年我不到二十岁,在美国的街头流浪。
他热心好学,跟公学校长叶慕华神父学会弹琴及唱经后,利用寒暑假期,回到本村组织唱经班,严加训练,使段家务唱经班一时远近闻名,被邀参加东闾的首次朝圣活动,并参加欢迎教宗钦使蔡宁总主教的盛大仪式。
使重新找到对被钉十字架上复活的上主初恋的新鲜感和激情的教会,能够用福音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去福传整个世界”。
然而祂是俯就的,祂的圣洁和尊贵不是要凸显你的败坏和渺小,祂来,是要恢复你原本在创世之初的那份尊贵,神儿女的尊贵和美丽,非被邪恶,邪见扭曲了的那个你。
而在玛利亚玛达肋纳“跑去见西满伯多禄”(若廿2)之后,若望宗徒和伯多禄两人一起跑(参:若4),为了要到耶稣被埋葬的地方。
我现在还记得,他被判刑那天,公判大会就在我们家乡召开的。他站在台上,神情异常自然,不卑不亢。可能由于身体不好,在太阳暴晒下,大会还没有结束就昏倒了。他被拖向卡车的镜头,一直留在我幼小的脑海中。
教会对劣势者和被丢弃者的重视,属于「神学范畴」。《报告》列举的劣势群体有:移民、穷人、暴力受害者、侵犯受害者、种族歧视和贩运受害者,上瘾的人、少数群体、被遗弃的老人、被剥削的劳工。
福拉乃甘神父想送他们去上学,想把孩子培养成能被社会接受的公民。有一个公立学校收了福拉乃甘神父的孩子,但是不久,福拉乃甘神父的孩子们被退回来了。
如果我们要引领那托付给我们的教会,就必须让自己在深处被耶稣善牧更新,好能全然与祂的圣心与爱的奥迹相契合。「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5)。我们曾多少次听教宗方济各重复圣保禄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