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方济各的生活和愿景今日也具有现实意义,不仅为赤贫者的,也为整个人类大家庭的未来与福祉注入希望。诚如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强调的,保护地球与社会正义紧密相连,必须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透过这项举动,宗座生命科学院并非与某些企业家缔结独家伙伴关系,既不赞助他人,也不接受赞助,而是与有志者携手同行,更好地里解如何促进人类福祉,朝著这个方向前行,确认自己落实的情况,并乐于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要理讲授中,教宗对我们身体、精神和社会疾病的根源进行了深刻反思,涉及到诸如共同福祉、优先选择穷人、照料共同家园和落实辅助原则等议题。
2019年,圣座国务院与各国关系部门秘书长加拉格尔总主教在访问亚美尼亚时表示:「在亚美尼亚的所有天主教团体,不论是天主教亚美尼亚礼、拉丁礼或其它礼仪的团体,都很乐意采取行动来增进亚美尼亚整个社会的福祉。
他补充说,生态皈依涉及到“尊重人的伦理”,这将有助于增强港口工作人员的福祉。
于是,教宗写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圣召祈祷日具有同道偕行的特征:在我们丰富多样的神恩中,我们蒙召倾听彼此的声音,并一同前行,为的是承认他们、并共同辨别圣神为了所有人的福祉将把我们带到何处的使命。”
教会能做的,则是为了全社会的共同福祉,能进行合作。但是教会的使命是培养良心,而非制定法条”。(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上主,求祢帮助然在寻找社会稳定与团结的黎巴嫩,使它克胜分裂,所有黎巴嫩人民能一起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我认为所有的天主子民,不管在哪一位置,都该因此更关心教会的合一,共成一栈,同属一牧,努力福传,关顾身边兄弟姊妹的福祉。
我认为所有的天主子民,不管在哪一位置,都该因此更关心教会的合一,共成一栈,同属一牧,努力福传,关顾身边兄弟姊妹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