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从第三世纪开始,基督信徒就发展出对圣母的热忱敬爱,因为她为了完成天主圣子降生为人的奥迹而奉献出自己。这样的敬礼和当时有关基督这个人的热烈争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多家教会媒体报道,教宗方济各4月9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小堂主持了弥撒,梵蒂冈城国行政部门一些职员参加了礼仪。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陷入了无尽的苦恼。唯有靠着耶稣基督的救赎,将自己的生命放在耶稣的手中,才能度过一个充实而丰盛的人生。
坎塔拉梅萨神父解释道,如此的宣认在圣经和犹太人的环境中已足以说明为何敬礼耶稣如同天主,但在希腊-罗马世界中这还不够,因为异教的世界熟知许多不同的「主」。
教宗称这份顺从是「基督徒成圣之路」,即天主的计划得以承行,天主的救恩得以实现。教宗解释说:「与此相反的事起源于亚当在伊甸乐园里的不服从。
父亲一边协助孩子收线,一边利用机会教导孩子如何跟大鱼搏斗,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拉、放之后,终于将一条长约65公分、宽约22公分、重约七、八斤的大鱼钓了起来。
这篇圣咏的梁架是对天主的仁慈的记忆,以色列人民尽管处在黑暗和悲伤的时期仍保存了这记忆。教宗强调天主的仁慈永远长存。教宗说:「对天主的仁慈的记忆,为我们也是重要的。
有一位领洗时间不长、刚刚嫁到教友家庭,还相当有口才的新媳妇,当家里人催她上堂里祈祷时,她竟然说出了让人匪夷所思而且非常刺耳的一句话:难道天主也很自私,让人每天都要感谢他、赞美他吗?
我没有高档的水彩笔,只有手中这支普通的素笔。上主!因为世界上没有颜料可以调出我爱您的颜色,求您给我灵感并和着我的思绪为您作画吧。哦,上主,让我再细细地看看您吧,对了,先画您的脸吧。
一个基督徒若想认识自己的身份,舒舒服服躺在沙发里翻书是办不到的,因为世上没有一本内含天主肖像的目录册;自己构想一个安逸的天主、遵循与天主毫无关系的准则也是办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