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路加福音》记述了耶稣讲的荡子比喻。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以这个比喻为核心,阐述了天父的慈悲和长子不接纳慈悲的态度。
信徒们越来越意识到,网络对许多人是重要的生活空间,除非耶稣的喜讯也出现在数位世界这大环境,否则祂的喜讯与这些人会难有交集。
第一种态度是“信赖”。保禄宣讲,几个哲学家称他为“饶舌多言的人”(宗十七18),让他受到冷遇,把他当作不速之客。总之,这并不是保禄的“凯旋时刻”。
教宗方济各5月26日下午依循传统在圣若望拉特朗大殿前的广场主持隆重感恩祭,之後带领信友们举行圣体游行,并在圣母大殿颁赐圣体降福。
他祈求上主为我们打发圣神,好让圣神教导我们耶稣所说的一切,牢记耶稣的教导,因为祂的教导赐予教会各种神恩并促成合一。吾主耶稣,祢为我们众人祈求教会合一的恩宠。
圣神进入每个信友心中,教给人祈祷,推动和引导人归依天主父。”老太太祷文真是生活化祈祷的借鉴,也让我们看到信仰意识在教友心中的力量。
当今教宗经常勉励信友不断发觉基督信仰的美妙,这次他介绍的十二位宗徒中并不是很出名的两位,为的是要指出耶稣拣选的门徒来自不同的社会和信仰层面,没有事先设限,排除属于某方面的人。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3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3万名信友出席。教宗在要理讲授中阐述了逾越节三日庆典与慈悲的关系,强调基督在世的最後3天完全彰显了祂的慈悲大爱。
尽管当天乌云密布,天色阴暗,但百万名信友依然热情如火,欢欣鼓舞。教宗勉励他们秉持三种态度塑造使徒生活,分别是:回归本质、更新自己和投入人群。教宗首先解释道:「回归本质意味着走入深处。
教宗说:我们领受圣体意味着我们接受那将我们转化为祂、使我们更强壮的耶稣。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人们经过这几日的阴雨後,重获太阳的温暖。教宗从这初春的第一天谈起,将树木的开花和基督徒的生活做了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