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不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穷人的创伤,而要学会与那些遭受迫害、孤独、被迫迁徙或家庭分裂的人共患难;与那些得不到医疗照顾的人共安危,与那些忍受饥饿、寒冷或炎热的人共甘苦。
岂不是要人将食粮分给饥饿的人,将无地自容的贫穷人领到自己的屋里,见到赤身露体的人给他衣穿,不要避开你的骨肉吗?』让我们思索这段经文,在心中反省我们是如何守斋、祈祷和施舍的?
祂不是一个强大、光荣的君王,而是一个谦卑、柔弱的仆人;祂不是一个大财主,幸福的标记,而是一个穷人,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祂不是一个子孙满堂的族长,而是一个没有家室和居所的单身汉。
例如:堂区可以提供牧灵服务,特别是对穷人的关怀;学校可以成为基督徒和穆斯林一同建设相互尊重与合作的会晤场所;医院、诊所、收容所、聚会中心可以接纳受苦和需要帮助的人、难民与移民、处於战争恐惧之下的不同宗教的男女老少
教宗最後鼓励他们成为信仰的徒步朝圣者,拥抱所有人,尤其是穷人。他说:亲爱的公教进行会少年、青年和成年人:你们去,走到所有边缘地区!你们去,藉着圣神的力量在那里成为教会。
我们必须照料世界,关怀穷人。」「由於教宗方济各的训导,我们非常关注的另一个议题是亚马孙雨林的问题。我们有超过60%的领土位於这片雨林内,幅员辽阔,资源甚少,人烟罕至。
教宗解释道:穷人、受排斥者、得不到爱的人更需要有人做他们的‘护慰者’,即安慰者和保护者,一如圣神对我们广场上的各位所做的那样。圣神也在受造界内滋养希望。
他长时间在告解亭听忏悔者告解,总是乐於慷慨地对待穷人。他送病人去医院,设法为他们取得医药和治疗费用。他也经常照顾孤独的老年人。阿玛托枢机最後表明:真福罗瑟神父在福音这所学校的塑造下,也把敌人视为夥伴。
圣若望廿三世表示教会是属於大家的,特别是属於穷苦的弟兄姐妹的;教宗方济各当选後也多次表达他希望「教会是贫穷的教会,一个为穷人而存在的教会」。
在缅甸的活泼教会透过当地明爱会援助各宗教和各种族的穷人与受苦者。教宗对他们说:「我鼓励你们继续与他人分享你们所领受的无价智慧,那从耶稣圣心涌出的天主圣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