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走进圣堂,那庄严神圣的氛围感染了我,记得当我站在十四处苦像前,我流泪了,那一刻注定了我和天主永远的缘分。以后每一次走进教堂都有一份独特的心境。
接着,我问她:“我给你们的米只有那么一点,而你们家共有10个成员,这样一来你们一家怎能够吃呢?”那母亲这样回答:“他们也没有东西吃。”
但自那日起我的心一直被震撼着,我不得不告诉你们这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平凡小故事。那是四旬期第一周的周五,我和一位中国同学在餐厅吃饭,一边吃一边聊,很是开心,感觉那也是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许素侠:(看自行车的)我是从安徽农村来上海打工的,家里光景不好过,孙女是兔唇,杨老师知道后帮忙联系医院、筹集资金做手术,孩子的学习用品一直都是他提供,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样表示感谢,我拿100块钱,一定要给杨老师买个花圈
他紧扣福音场景,开门见山,询问在场群众:我是谁呢?在吾主面前,我是谁?在荣进耶路撒冷的耶稣面前,我是何人?我有能力表达喜乐,赞美祂吗?或者划清界限?在受苦的耶稣面前,我是谁呢?
我当时往后一看(因为我坐在前排)感觉大家笑起来挺可爱的。从前是我没注意吗?哦!我恍然大悟,神父讲这句话特别符合我,我经常去看别人身上的缺点,尤其对老教友更没好感觉,看自己年纪轻还挺神圣。
进入五月份,我想起了我十岁时的一段往事,那时候我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每主日妈妈带我去教堂,参与弥撒、念经、做恭敬天主的事情。
2010年10月的一次青年活动,我听到了天主在我心内对青年人服事的一声呼召,开始了我人生的又一个第一次。
有一天,我独自在祈祷室里与主谈心,就在我沉浸在主的怀抱时,导师把我叫出去了,说有一位病危的老人,希望我能过去。说实话我确实有点不情愿,因为这一段时间我自己都无法从病魔中走出来,又怎么能安慰别人?
二姐打电话说外甥要来石家庄玩两天,要我去火车站接一下。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出来见见世面,我是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