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天主救赎的事迹,包括《圣经》中戏剧性的记载,以及在我们各自生活中的经历,藉着天主子女的身份、作为耶稣的追随者,我们能加深与天主的关系,并对圣神行动敞开心扉,使我们在教会的共融及世界的服务中团结在一起
任何把自己视为礼仪中的主角的司铎都与他的司铎身份相抵触。
(路七:36-48)我们可由四部福音相互印证这则故事,也许是圣史们不愿清楚地暴露其身份,而许多圣经学家相信,这位「悔改的罪妇」就是后来与圣母玛利亚及圣若望,一同陪伴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下,渡过祂痛苦的最后一刻的圣妇玛利亚
有许多青春年少的麻风患者,无奈住进了麻风村,几乎与世隔绝,在他们病好后因为曾是“老麻风”的身份,依旧遭到社会的歧视,不被人们甚至自己的亲人所接受,所以只能一直在麻风村长期居住,无法回家与亲人团聚,也无法重新回到社会
其实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教皇对音乐的反馈,他说这是他听到的最完美的莫扎特《安魂曲》,他的评价已经超越了宗教领袖的身份,我更愿意把他当做一个学者。
少数族群对多数族群的身份相貌不但不构成威胁,反而有利于彼此的对话和充实对方的文化。
玛利亚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不是“他人”给予的,也不是任何人能夺去的。她是天主特别选择的、充满天主圣爱的、参与天主神圣使命的女人。作为女人,在许多环境中,常常处于被动、边缘、甚至被任意虐待的处境中。
在忙碌的牧灵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着各种事情而忽略自己的身份,或者因其他原因会忘记自己是做什么的,借着这样的复愿礼仪的经文再次激起并唤醒我们的角色。
他立志全心全意为天主服务,把宝剑献在圣母像前,放弃军职、财富、贵族身份,开始行乞、读书、宣讲的生活。有朋友劝他说:“你放弃了这一切,值得吗?”他微笑说:“我若不为天主而活,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在指出若翰的同时,主耶稣也在启示自己的身份。人要在自我反省和在团体的帮助中体认到我是谁。我们基督徒也要在每日的祈祷和教会团体的光照中认识到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