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称贫穷的人是有福的,世界却称富有的人有福;《福音》称温良的人是有福的,世界却称蛮横者有福;《福音》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世界却称滑头和享乐者有福。
教宗首先提到移民的痛苦,他们在自己本国处于贫穷、暴力和蛮横的环境,而在接纳他们的国家又受到恐惧和偏见的待遇。还有许多基督徒蒙受迫害,但他们继续勇敢地面对死亡,绝不背叛基督。
他们自行循环再造部分废物,但亦把相当多数量外判给日惹四个受地震影响的贫穷家庭和东爪哇省两个家庭,还有一些受过我们培训、懂得处理清洗干净塑料废物的人。”
第五、弃绝自我,度好团体生活,会内姊妹之间要做到有苦同享,有难同当,同时,要努力避免“个人富有,团体贫穷”的现象发生。修会换届就是爱的传递,活出基督的爱,与主结合,做好主的事业。
教宗最后祈愿我们都做“那上来下去的天使,去呵护那些最最弱小的弟兄姐妹”,“否则这些最弱小的弟兄姐妹经验到的只是贫穷痛苦的折磨,一生也瞥不见一丝天上的光明。”
他指出有许多传教圣召是从“看顾贫穷者、被忽视甚至是被鄙视的孤儿和老人而开始的”。
他引用教宗方济各的话说:“我们看到的不是圣殓布上的面容,而是耶稣在看著我们并向我们说‘我对你,对全人类有多么大的爱,我交付了全部的生命,我恳求你准备好为你的兄弟,特别是最贫穷和最痛苦的兄弟献出你的生命’
现在“耶稣则开始教导一项新法律:成为贫穷的人、温良的人、怜悯人的人……。这些‘新诫命’远远超过规范。事实上,耶稣没有强加任何东西,却只是指明幸福之路,也就是祂的道路,八次重复‘有福’二字”。
教宗表示,「在这个贫穷困顿、无力自保又倍受轻视的人身上,耶稣承认他的信德威力非凡:他的信德吸引天主的慈悲和威能。信德意味著高举双手,呼喊恳求救恩的恩典」。
穆里肯主教自领受司铎圣职起,就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2016年,他决定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捐给来自贫穷印度教家庭的31岁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