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叫亚巴郎的天主是创造者天主,祂使不存在的成为存在的(罗4,17),祂在创世之前……就注定我们成为祂的子女(弗1,4-5)。
铎职只是教会内神恩的一种,是教会展现自己、实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就如拉丁美洲解放神学家保弗(LeonardoBoff1938-)所言:通过圣秩圣事,在被祝圣者的身上,整个教会的司祭性幅度得以浓缩性的表达。
(弟后二3);在晋牧时选了「在基督重建一切」(弗一10)作为我的座右铭。在我的遗嘱中希望在我的墓碑上用大字刻上:「生于基督、活于基督、死于基督、永属基督」。
要穿上天主的全副武装,为能抵抗魔鬼的阴谋(弗6:10)。如此我们的生活便走上得救的道理,开始永生的途径。圣咏也说:你的言语经过解释必会发亮光照,连知识浅薄的人也可以通达知晓(咏119:130)。
只要能把握当下(参阅:弗五16),我们也能播下善的种子。天主要我们播种善良,这个召叫不能被视为一种负担,而应视为是一种恩宠,造物主希望我们能因此积极地与祂丰盛的美善结合。至于收获呢?
给地方教会团体的书信,如:《罗马书》、《格林多前书》、《格林多后书》、《迦拉达书》、《厄弗所书》、《斐理伯书》、《哥罗森书》。这些书信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是:1、首先提出了教会的普世性。
(参阅弗5:18),并把这属神的歌曲提升至神恩的地位,力劝当时的基督徒使用它,作为建立自己和教会团体之用:当你们聚会的时候,每人不论有什么神恩,或有歌咏,或有训诲,或有启示,或有预言,或有解释之恩,一切都应为建立而行
相反地,如果没有得到复活,无论在世上活得多长,都是“夭折”,因为没有达到“基督圆满年龄的程度”(弗4:13),没有得到复活的永生。
这种在“爱德中实践真理”(弗4:15)的陪伴,有力地促进了每个成员在信仰旅途上的持续成长与皈依。3.责任意识的培育与平信徒赋权:在共同学习和分享中,成员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作为“受洗者”被赋予的使命。
天主教和东正教神学对话国际联合委员会去年9月在意大利基埃蒂(Chieti)市发表一份联合文件:《第一个千年中的同道偕行和首席地位——在为教会合一服务中走向共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