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爱「为基督徒的心灵」赐下圣神,让祂助祐我们承行天主的旨意,扶持我们,安慰我们,改变人心,使我们向真理和爱敞开心扉。教宗方济各5月17日复活期第六主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的讲话中如此表示。
教宗在文告中首先回顾了他在3月27日在圣伯多禄广场带领普世信友的默想祈祷:“我们意识到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所有人都脆弱和迷茫,但同时重要和必要的是,所有人都蒙召一起划桨、都需要互相安慰。
教宗勉励他们,「务必在每个弟兄姊妹身上『看见上主』,带给众人安慰、希望,以及与天主圣言相遇的机会,让人能把自己生命的船锚固定在圣言上」。圣安多尼出生于里斯本,原本是奥斯定会会士。
此刻开启朝圣地也是安慰和天主之母临在的标记。在最艰难时刻,比如战争、饥荒和地震,她从未离弃基督子民。在历史上,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铎职与奉献的生活要求有开放胸怀的人们,他们是“有极大创意能力的人、是慷慨自我奉献、是安慰焦虑的同情者和增强希望的坚定信念者”。接着,教宗提到大圣若瑟为每个人圣召启发的三个特征:梦、服务和忠诚。
这给我们很大的安慰,这确实是基督的奥体:当身体的一个器官受苦,整个的身体都与它受苦。这就是我们地方教会所经验到的。”
其次是做“好丈夫和好父亲,甚至是好祖父”,给处于困境的夫妻带去希望和安慰。第三个建议是“成为哨兵”。
(参玛1:23及路2:10-11)在此神圣的恩宠时期,愿所有的人获得圣婴耶稣的安慰,天父慈颜的光照,圣神的启迪。
因此,“信仰会经验到安慰、动力和热情的时刻,但也会感受到疲惫、迷惑、怀疑和黑暗的时刻”。教宗说:“福音向我们展示了多默的‘危机’,告诉我们不要害怕生活和信仰上的危机。危机不是罪过,而是旅程。
这部古代作品给现代读者带来的最大安慰是,一个人目前所遭受的痛苦已经被其他人所遭受并战胜。约伯的苦难经历说明,导致人生苦难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作为有限的人,我们不应要求能完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