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有些人会利用传媒来「毁谤他人,泼人脏水;这在政治界尤其严重」。不实毁谤是以谎言伤害他人,揭人疮疤则是揭发他人以前的过失。「这个人或许已经为他的那个过失付出代价,坐监服刑,付清罚款等等。
教宗指出,这是一种「隔阂」的悲惨处境:与恩宠、与历史、与他人之间的隔阂。我们若是与恩宠产生隔阂,就会执著于自己的遭遇和忧愁里,恩宠的世界逐渐变得事不关己,圣人仿佛只是「孩童时期想像出来的朋友」。
他说:“安逸文化使我们只顾及自己,使我们对他人的呼求无动于衷,使我们生活在肥皂泡中。
在这样的世界里,教宗方济各8月26日在周三公开接见的要理讲授中吁请基督徒分享自己的财物,使之也能惠及他人。为此,教宗提及教会初期的经验:当时的信友也遭遇困难,但他们把财物归为公用,众人「一心一德」。
教宗接见普世博爱运动成员(梵蒂冈新闻网)对话、向他人开放的心,以及克服各种以自我为准则的态度,好能继续走创始人卢嘉勒(ChiaraLubich)指出的道路。
爱是接受、认可(他人、事物)。爱是接受他们现在的样子。爱是爱他们与你的不同,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爱是信赖。爱是平和的情绪。爱是认同,通过认同一个个单独的存在达到合一。
教宗用现实主义的态度表示:当某人喜欢说人闲话时,在某种程度上他就在抨击他人。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事,每个人都会遇到,包括我在内。这是恶的诱惑,它不愿意让圣神临在于我们,并缔造和平与基督徒团体的温良。
如果还有人尊严受损,生存必要条件被剥夺,未来被窃取,被迫成为难民或避难者,无论他信奉什么宗教;罗马主教将不得安宁。这份公告强调,全天主教团体的信友和牧人,要更慷慨地支持为圣地举行的年度募款活动。
一位退休的教外李姓老者激动地对信德通讯员说:我今年76岁了,虽说教堂在本村,但我很少来过,可是,透过今天教堂举办的这次活动,使我终于明白了天主不是一般意义的宗教,它不仅关注人的永恒生命,更注重活在当下,使人生活的有尊严
教宗表示:让我们来瞻仰胡尼佩罗会士的圣德见证,好使全体美洲人民重新发现自己的尊严,更加坚固自己对基督及祂的教会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