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勉励信友们:克服我们社会中宗教文盲的问题,善度信德年。基督的司铎们在祝圣圣油弥撒中重发誓愿,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讲道中先向在场的司铎们提问:「我们真的是从天主出发,在与耶稣基督的共融中行动吗?」
在她的日记上她写了这几句:这是旧年最后的一日,我高兴这一年已经过去,可是我确定这一年,并不是虚度的。我把我的宗教信仰,从头到尾检讨了一番,我已渐渐能认识上主了。
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11月12日星期一﹐前往罗马贾尼科罗山丘上﹐由圣爱智德团体办理的「耆老常青」安老院访问﹐在欧盟宣布的2012年「欧洲活跃高龄化和代际团结年」里探访院内长者。
从最初参展开始,即以“心灵加油站”作为天主教摊位名称,配以小天使传达出温馨的视觉诉求,希望借此导出天主教出版品对提升人类心灵的正面指引,多年下来俨然已成为鲜明的摊位标志;联展每年配合教会的主题年,推出切合主题的主标语
有两名孩子的拉唐向天亚社表示,当他一九八五年被医生诊断患上痲疯病后,便送入石楼治疗,一住便是四年。他回忆两位修女如何照顾他及其它患者。
撒玛黎雅人历代为犹太人所仇视,究其原因要追溯到公元前七百二十一年的历史,是年亚述王撒尔贡消灭了北国以色列之后,撒玛黎雅的人民大都被充军,客死异乡,留在故乡的撒玛黎雅人和外来的异族人同居共处,甚至联姻,并接受他们的信仰
在某一年的春节,老爷给所有子女每家赠送了一本《旧约全书》作为礼物,可父辈们当时还被历次运动的阴影笼罩着,而我们年轻一代全部接受了“无神论”,所以没人响应他,但我仍然愿听他讲圣经故事,以及他在苦难岁月中“
二、宣化天主堂的历史沿革:1、初次建堂和被毁(1872-1900年)宣化天主堂建堂,可追溯至公元1862年,法国遣使会儒梅和梁儒望两位神父,在宣化城内牌楼西街购得建堂基地一块。
一九一○年,海员传道会的宿舍座落湾仔庄士敦道。一九三三年,海员之家连同海员传道会因着湾仔填海、海岸线北移,遂搬到告士打道。
二零零九年四月七日,男婴早产,医生宣布无力救活他,但男婴的祖母,是真福曼基迪欣修女的一位虔诚信徒,她寻求真福的代祷,并在护士的协助下,把真福的一块圣髑放在男婴胸口上,结果三十分钟内,该名护士宣告男婴有意想不到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