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显著的是:司祭即神职,乃是专务敬天之礼并为此而蒙召的人,换言之即今日的弥撒圣祭和圣仪的施行者;天主在古时也特别拣选了各个时代的先知,为了以色列民族信仰的复苏和全人类得以救赎,不仅有四大先知:依撒意亚
今天,在弥撒前,在基督的爱内,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能得到百岁老神父真挚的新年祝福与诚切的灵性嘱托,是多么地有福气,我想在全中国可能也没有一位像他这么高龄的老神父和我们一起举行弥撒圣祭,对于全世界来说可能也为之不多
天主教信仰不仅植根于理性,更有赖于信徒们的信仰体验,使之深化与升华。记得上大学时,假期回家,每天窗纸才微微泛白,透过朦胧的睡眼,总看见不知什么时候已起床的母亲在跪念玫瑰经。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进入灵性之黑夜,必须保持信德,不害怕寂寞,那个光明的临界点迟早会因为信而到来,这就是信德的奥迹。
奥利格乃说:“当玛利亚升入天国的时候,所有的天使看见她那样美丽,那样可爱,问说:‘从涕泣之谷上来的那位优美绝伦的受造物是谁?那个至洁童贞是谁?’
教宗在讲道中指出:男女两人慷慨大方地给与又不可解除的爱,乃是人类从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为止整个生命过程最有力、也最基本的写照。什么地方有爱和忠诚,那里才会产生持久和真正的自由。
不要再靠着最弱小者的皮肉之痛来致富,不要再藉着沾染鲜血的资源和脏钱来发财!”教宗深知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战争后面,有人在操弄局势,“掠夺、祸害这个国家,使之动荡不安”。
在上主的圣殿里,不问身份职位,不问学识深浅,不问年岁几何,不问来自何方,我们都是耶稣基督的至爱,兄弟姐妹们一同沐浴在上主慈父般的爱抚中,贪婪地吮吸着来自上主的智慧之泉。
“圣神默感了圣经,也是祂加以解释,并使之永远融入生活、适用于当下。它从受默感而写成的,变成带来启发的。诚如梵二大公会议所言:‘圣经是天主默感的,并且一劳永逸用文字书写下来,恒久不变地通传天主的言语。’
旧约即天主籍梅瑟于西乃山下以牛犊之血与以民缔结的盟约,请读(出24:1-11)当时梅瑟在山下立了一座祭台,代表天主,十二根石柱代表以民十二支派,作为立约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