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丈夫给女儿特别的体验,去代替送物质上的圣诞礼物,例如去年我们一家赴台湾朝圣,让女儿感受信仰。」她说:「要心灵富足,就要减少物质。」
一路上,徐大姐忙着给我们送水果,还为晕车的教友调换位子。领着大家唱圣歌、念玫瑰经,还讲了在沈垭子传过教显奇迹的董文学圣人的故事。
出殡那天上午,数百名教友和教外村民,冒雨挥泪默默地送走了裴神父。敬爱的裴神父,愿您在天上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谢照清/湖北)
他一开始热忱地感谢了那些援助孤儿的人们,“但最重要的是,”他说,“我必须感谢去年你们送给我的那副眼镜。大家知道,日本人扫荡了孤儿院,毁坏了所有东西,包括我的眼镜。我当时已经绝望了。
——郭永胜赴陕南扶贫小记中秋节前夕,一个秋阳高照,山风送爽的日子。
男孩忙说:“不,不,是一个朋友托我送的,祝你们快乐!”说完他把一张字条给了这位妇女。字条上写着:“我是你们的一位朋友,愿你们能过个快乐的节日,也希望你们知道有人在默默地爱着你们。
在教会遭难的日子里,有的神父、修女入狱或被软禁,她不顾个人安危给他(她)们送饭送日用品。后来她自己也遭受巨大苦难,还照常帮助别的教友。
送走了这对夫妻,我们都非常感慨,正如田修士所言,天主是全能的,奇妙的,通过各种方式召叫人。
7天后,这少女自动回家了,恰巧有个机会,父母即把女儿远送国外求学。我得知这个喜讯万分高兴,但我还是每天三次祈祷,将少女奉献给慈悲圣心。过了一年多时间,我认为这么长的时间安然无事,就停止了每天的奉献。
也是在那个欢乐的日子,我知道了,神父形影不离的拐仗就是在一个滂沱大雨的夜晚,神父翻山越岭为教友送临终时路上滑倒的那刻留在了他的身旁。还记得神父病重时,仍坚持给教友们做弥撒。